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稳步推动,专家认为,要真正实现,前期应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有效调和机制,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后期则应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重构要素资源的同享机制、建立完善区域主体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围绕这1核心,打破大城市特权和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权,让京津的部分产业主动转移到河北,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大树底下不长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认为,京津冀三地的差异本来不应这么大,但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各自为政,阻碍了要素资源的散布。河北在吸纳优秀资源方面较为弱势,处于边沿地位。 专家认为,特大城市功能的疏解首先应儿童白癜风的缘由当从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开始,承接地医治白癜风的公共交通和城市功能布局等应做好前瞻计划。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以后,人口自然会活动,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也会随着过去,但条件是建立有效的调和机制,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应打破大城市特权,实现一体化行政架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地区间产业差异太大,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要素不能分享。要加强合作就应当建立区域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商品服务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北京的产业往河北转移,而现在北京的要素使用本钱更低,很多企业不愿意走,乃至河北的资源要素还往北京活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提升特大城市辐射效应的关键在于产业疏解,为此应更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需要消除体制机制对市场的扭曲,比如根据级差地租设定土地使用税。" 倪鹏飞则表示,除承接产业转移,河北还应发掘本身潜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他举例称,北京的蔬菜供应主要来自山东,河北距离北京更近,发展相干产业其实有优势;另外,河北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现在的计划却做得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