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寒感冒咳嗽小秘方
荐方人:邬绍夫,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授
组方与用法:
紫苏蔸4个(若为紫苏梗量加倍)洗净切碎,黑芝麻50克,煎水服,日服两次,末次将芝麻嚼服,5剂一疗程。
验证举例与说明:
本人幼年常用此方治感冒咳嗽。解放前本村邻居都采用此方治咳嗽,有一定效果。
紫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嚼,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紫苏蔸功能当相仿。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肺、肾、大肠经,有益肝肾,润肺、润肠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可治久咳不愈。
治风寒感冒小秘方
荐方人:王吉耀,医院中医主任医师
组方与用法:
将紫苏、生姜、分葱按重量比3:3:1配成一方,煎成汤液,每次毫升,频服,一般服用1-2天。
验证举例与说明:
赵某某,男,73岁,孤寡老人。不慎受凉后出现畏寒,流清涕,不发热,头痛。通过熟人向我咨询,我告以此方。患者当晚服用此方,晨起即病愈。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风寒束表、肺卫功能失调所致。据《本草正义》,紫苏芳香,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良药。配生姜、葱,发汗解表,共收佳效。
紫苏叶辛温,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解鱼鳖毒。生姜辛温,功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解半夏、天南星及鱼鳖、鸟兽肉毒。葱白辛温,功能发表通阳解毒。三味皆辛温解表之品,治风寒感冒,固民间之常法也。
紫苏、生姜解鱼鳖肉毒,故民间煮鱼鳖螃蟹皆用之。
治外感风寒小秘方
荐方人:王梅生,临澧县佘市中心卫生院中医主治医师
组方与用法:
附片10克,另包先煎30分钟,细辛10克、干姜15克、麻黄15克、法夏15克、桂枝35克、白芍15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15克。水煎分温服。
验证举例与说明:
汪某某,男,38岁,农民。因外感凤寒后现流清涕、头痛、咳嗽,痰稀薄,经西医抗病毒、输液等治疗数日,未见好转。后服用上方一剂,病情大为好转,两剂而愈。
中医认为,此为脾肺虚寒,风寒束表,导致肺气宣降失调,外寒内饮,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外固。本方重用桂枝,配伍细辛、附片、麻黄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经本人临床应用多年,对脾胃虚寒、肾阳不足之外感者确有一定疗效。
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青龙汤而成,功能发表温经,温肺化饮。临证唯阳虚外感兼寒饮伏肺者宜之,非所有外感风寒皆宜也。
治低热恶寒小秘方
荐方人:鲁礼科,津市市金鱼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主治医师
组方与用法:
桂枝、枳壳、郁金各5克,白芍、制香附各6克,焦三仙12克,牡蛎10克,苏叶、炙甘草各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验证举例及说明:
杜某,男,12岁。自幼体虚,肺胃气弱。年1月15日,因感受外邪出现发热不高,微恶寒,自出汗,食纳差,口中不渴,二便如常。18日来诊,见面色晄白,苔薄白,脉象浮缓。证属正虚营弱,卫不护外。用上方煎服,日一剂,服三剂。22日二诊,身得微汗,恶寒已解,身热已退,胃纳较馨,苔仍薄白,脉象缓滑。上方去炙甘草、制香附、苏叶、枳壳、牡蛎、郁金、大枣,加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牡蛎10克(先煎)、陈皮5克、炒半夏5克、砂仁2克(打碎)、小红枣3枚,煎服,日一剂,服三剂。随访已痊愈。
按:运用桂枝汤必须辨清风寒外感表虚之证方可投用。吴鞠通虽有桂枝汤治疗风湿之例,究应慎用。尤其小儿如用之不当,在上者往往轻则失音,重则咳血;在下者往往轻则泄泻,重则痉厥,每致不救。
本方运用桂枝汤治疗外感表虚之证。方中桂枝、芍药配伍,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外感风邪卫外失固、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出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反相成。散中有收,汗中有补。生姜、大枣相配既能助桂、芍辛散表邪,益阴兼营,又可补脾和胃,调和营卫,兼以降逆止呕。炙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阴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兼佐使之用。本方结构严谨,汗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治支气管炎小秘方
荐方人:吴家清,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湖南省农村名中医)
组方与用法:
炙麻黄10克、杏仁12克、知母1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2克、陈皮12克、桑白皮20克、枳壳12克、前胡12克、浙贝母12克、甘草6克。日一剂,水煎服。
验证举例与说明:
谢某某,女,28岁,深圳市人。年10月26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咳吐白痰,胸闷不适两个半月,经中西医诊治,予输液及口服止咳化痰中成药后,咳嗽无缓解,并且晨起为甚。近日正准备考博,异常烦恼,特来求治。诊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服上方三剂后咳嗽明显缓解,痰少。续服三剂后诸症全消。
本方实由三拗汤、二陈汤、二母散三方合一,再加桑皮、前胡、枳壳而成。三拗汤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用于风寒袭肺者;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用于痰湿蕴肺者;二母散清肺化痰,止喘平喘,适于痰热郁肺者。而桑皮、前胡、枳壳之用,盖意在理气化痰,泻肺平喘也。全方可用于淡湿内蕴,风寒外袭,痰从热化之咳喘。
咽炎治一个好一个
金银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用克水煮开后,再用温火熬制45分钟,过滤后的汤药中加入蜂蜜,分三次服用,连服5-6天即可。此方对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