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考点整理--内科护理学之消化系统
1、(考)由烧伤所致者称—Curling溃疡。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
2、慢性胃炎:
(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慢性胃炎病因的依据,即最主要病因,检测方法:通过侵入性(快速尿素酶测定、组织学检查等)和非侵入性(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
(考)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的方法。浅表性胃炎:红斑(点、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3、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4、(考)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慢性过程(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有季节性、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考)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并发症:后壁慢性穿孔、急性穿孔、出血、幽门梗阻。
*(选择)首选检查: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光整。
*X线钡餐检查:溃疡直接征象龛影,间接征象局部变形、激惹、痉挛性切迹。
*幽门螺杆菌(HP)检测:(1)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黏膜涂片染色、组织学检查、微需氧培养、PCR(2)非侵入性试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14C-UBT,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血清学试验。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5、(考)胃癌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炎、胃溃疡。
*(选择)胃癌好发部位: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
*胃镜结合黏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
*(考)诊断(下列情况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6、失代偿期内分泌紊乱的临床表现: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并发症:感染、上消化道出血、(选择)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征。
7、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是:①AFP大于微克/升持续4周以上,②AFP有低浓度升高不降,③AFP大于微克/升持续8周,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8、★(综述,简答)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病人的护理
(1)术前护理:①做好各种术前检查,查看碘过敏试验结果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心电图、出凝血试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②检查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的搏动强度③行术前准备,如禁食、皮试、备皮等,在左上肢穿刺静脉留臵针④术前1天给予易消化饮食,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⑤调节好室内温度,铺好麻醉床,备好心电监护仪。
(2)术中配合:询问病人感受,予以心理支持,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分压等呼吸循环指标。
(3)术后护理:①观察并监测生命体征,多数病人于术后4-8小时体温升高,持续1周左右,高热者应采取降温措施②术后禁食2~3天可减轻恶心、呕吐③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5分钟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小时,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24小时,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和渗血。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脉搏、皮肤颜色、温度和功能,防止包扎过紧④栓塞术1周后,常因肝缺血影响肝糖原储存和蛋白质的合成,应根据医嘱静脉输注清蛋白,适当补充葡萄糖液⑤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肝性脑病前驱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9、肝性脑病*诊断要点:
(1)重肝病、广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
(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扑翼样震颤;
(3)肝性脑病的诱因;
(4)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5)典型的脑电图改变。
*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有扑翼样震颤;
二期(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存在;
三期(昏睡期)昏睡、可以唤醒、扑翼样震颤;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无扑翼样震颤。
*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灌肠或导泻、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乳果糖或乳梨醇、益生菌制剂。
*所有有肝病的人都不能打安定,会抑制呼吸;肝功能不全者不能接受手术,特别是麻醉,用白醋灌肠;也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液灌肠,忌用肥皂水。
10、胰腺炎中淀粉酶测定: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11、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减轻疼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止并发症。
12、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腹痛(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血压和休克。
*重症的体征特点:急性重症病容;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Grey-Turner征、Cullen征;手足抽搐。
1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五大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最主要)、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胃癌。
*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呕血、黑便(特征性表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氮质血症;发热;血象。
*胃镜:确诊手段,推荐急诊胃镜检查(24-48h内)
*治疗原则:迅速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有效制止出血、对病因应尽力采取根治性措施,防止发生再度出血。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呕吐时头偏向一侧、禁食、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
(2)、积极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配血、输血、给氧。
(3)、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呕血、便血的量、颜色。
(4)、止血措施:①药物止血:静推洛赛克、冰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口服、24小时静滴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③内镜下止血:可直视下止血或注射硬化剂。
(5)、做好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恐惧心情。
(6)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考)★出血量的估计:(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2)出现黑便表明每天出血量在50-ml(3)胃内积血量达-ml时可引起呕血(4)出血量在ml-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5)出血量超过0ml,为紧急出血指征。
14、(重点)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及护理(食管静脉曲张的首选):
*注气:当插入65cm处时抽出胃液,提示管端已达幽门部;向胃气囊注气~ml,压力50mmHg,封闭管口,外牵。
*三腔管压迫期间护理:
(1)定时抽吸胃内容物。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记录抽吸液性状、颜色、量。若有鲜红血液,提示仍有出血。若抽吸不畅,提示管腔堵塞,须及时处理。
(2)每日清洁鼻、口。向鼻腔滴石蜡油,做口腔护理。
(3)嘱患者勿咽唾液。及时吸出食管囊上液体。
(4)每日放气15-30分钟。先放牵引线,再放食管囊气,最后放胃囊气。放气前口服石蜡油5~10ml,润滑气囊壁,防止气囊与食管粘膜相连。
(5)避免窒息。若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可能是食管囊上串,应立即剪断管子,放气、拔管。
*拔管护理:(1)拔管指征:三腔二囊管压迫2~3天后若无继续出血,可放气、观察,观察24小时无出血,服石蜡油20~30ml10分钟后拔管。(2)拔管后禁食24小时,以后给予流质,再给半流过渡到平时饮食。
15、肝硬化病人饮食护理的原则: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原则,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16、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为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分泌、防治并发症。
17、急性胰腺炎患者减少胰腺分泌的首要措施是禁食及胃肠减压。
18、典型的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三大特点。
19、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20、消化性溃疡常见病因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21、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22、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两大临床表现。
23、原发性肝癌病人常见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
24、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于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尿淀粉酶于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
25、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是腹痛,部位常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26、名词解释:急性胰腺炎、Cullen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肝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