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更名为ldquo呼吸与危重症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0-10-30 19:51:30   点击数:
 

年6月26日,医院呼吸科正式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Department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是学科规范化建设的一重要标志。

医院呼吸内科于年在综合内科的基础上建立,分南北院区,分别在鹿英英、刘雪白主任的带领下,在院领导和各级部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成长,学科建设逐渐完善。年周秀梅、张中主任接力前行,加强学科建设。年医院提质改建,促进了南北院区整合,科室设施更加完善,技术力量加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炎、胸腔积液、肺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气胸、肺动脉高压、各种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和肺血管疾病、慢性咳嗽、发热性疾病,以及心肺危重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症患者。呼吸重症监护室向全院的危重症患者开放,成功抢救的危重患者,包括多例重症肺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肺部感染、肝硬化伴肝性脑病、血液病并发重症肺炎、糖尿病肾病并感染、重症胰腺炎伴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众多病例。今年开展呼吸肺康复,使学科从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症、预防康复,专科疾病管理更加完善。专科技术肺功能、支气管镜、上气道检查,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治疗、康复规范开展。呼吸科除每日的门诊外,专科门诊包括COPD、哮喘、睡眠障碍、肺间质和戒烟特色门诊。

护理队伍的建设纳入学科的建设和继续教育计划,注重基础护理和专科相关护理新技术,鼓励护士继续深造和参加学术交流。开展了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呼吸及相关肺炎的预防、有创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ICU综合征的预防与应用、重症监护血糖控制等护理工作。各级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操作各种类型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器及熟练掌握床旁护理操作,能敏锐观察危重病人各项指标及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完成各种医疗操作及急救处理。同时,加强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

开展科研、教学,促进学科进步。自年以来区级科研项目5项,医院、医院、医院、丰台疾控合作科研项目5项。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任务,认真完成。

积极加强医联体的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医院刘双教授对我科呼吸危重症室建设和支气管镜室建设给予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刘双教授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现为北大国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要从事呼吸、感染和危重症监护工作;学术专长是肺血管病、呼吸与危重症感染领域。

我科自年医院呼吸科为医联体科室。到目前为止,有六位专家来我科会诊、查房,促进全科整体诊疗水平提高、解决疑难危重症问题,并形成双向转诊,解决了丰台患者呼吸疑难危重症的就诊困难问题,给患者带来实惠。会诊每周一次,周三上午或周四下午。年成为医院、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成员,参加专科技术培训,得到很多专家的帮助和支持。

自年起,首都医科大学呼吸医学系主任医院呼吸科提出要求成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要求所有成员向院方申请,积极准备。以此为目标,科室按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专科)建设的标准进行学科建设,提升整体专科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感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院各级部门的支持,感谢兄弟科室的大力帮助!

供稿:呼吸内科

编辑:宣传处朱志斌王晓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