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原因可能导致无病史的ldquo健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0-10-28 15:47:00   点击数: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的意外死亡,即意外、突然、非人为因素的自然死亡。患者可以是无病史的“健康人”,或者是虽然有病但病情稳定、不致发生死亡者。猝死的时间限定一般为发病至死亡时间6小时,而心源性猝死限定为1小时。

猝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死亡率很高的心血管急症。患者有慢性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甚至猝死。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62万人发病,20万人死亡,占全部尸检病例的1.8%~6.7%。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引起非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医院—年经尸检病理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24例病人,15例属于猝死,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6小时,绝大多数为无征兆的即刻死亡。急性重症胰腺炎猝死的机制尚不清楚。

以往认为,自身消化是发生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各种病因或诱因如胆管结石、感染、饱餐、饮酒、过多摄入高脂饮食以及外伤等,促使胆汁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胰腺,以致胰蛋白酶原活化,进而使各种肽类血管活性物质、弹力蛋白酶原、磷脂酶原激活,引起组织水肿、出血、坏死。激肽类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致低容量性休克,进而出现肺、心、肝、肾脏器损害及凝血机制障碍(DIC),并导致死亡。

但上述疾病的发展过程应有一定的临床表现或前驱症状,无法解释患者无征兆的猝死。

急性重症胰腺炎猝死多发生在夜间,可能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更容易导致冠脉痉挛有关。

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因严重低血糖导致猝死的也较多见,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规范,或接受降糖药治疗后未及时进餐;有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较大,夜间常发生低血糖。

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由于夜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如同时应用了β受体阻滞剂,会导致应激能力进一步减退;加之处于熟睡状态,患者不易觉察心慌、饥饿、出汗等低血糖症状,而导致猝死。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如能及时发现,在其发生的最初4~6分钟内给予心肺复苏,都仍有救治成功的可能。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猝死急救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可纠正的致命因素(如一过性心电紊乱)。初步复苏成功后,再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如果您看到本文,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喜欢我们,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