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边品味着美味佳肴,一边畅叙友情,这本是人间乐事,可是,您可千万别大意,在杯盏交错中,如果忽视了饮食卫生,暴饮暴食,不仅会伤害身体,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轻者腹痛、恶心呕吐;重者不仅引起急性腹膜炎,而且常引起休克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危急病人生命。
暴饮暴食为何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呢?这是由于佳肴往往有好酒和品种繁多的荤腥油腻食物,这些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吃得过多过饱,不易消化,常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大量饮酒可明显增加胰腺的分泌量,影响胆汁、胰液的正常引流,尤其是嗜酒者,胰腺细胞受损,且抗感染能力降低,饮酒后易发生致命的胰腺炎。
酒精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胰腺炎在国外非常多见,占70%。近年来在我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与大量饮酒有关系。长期饮酒发生的胰腺炎,发病机制包括:
(1)酒精刺激胃的壁细胞产生大量胃酸,胃酸至十二指肠刺激肠壁的S细胞及小肠壁的I细胞,而产生缩胆囊素一促胰酶素,在短时间内胰管内形成一种高压环境。
(2)由于酒精经常刺激十二指肠壁,则使肠壁充血、水肿,并波及十二指肠乳头,造成胆胰管开口相对梗阻。
(3)长期饮酒则胰管内蛋白质分泌增多,而形成胰管内的“蛋白栓”,造成胰腺管梗阻。
(4)酒精改变体内的脂质代谢,胰腺腺泡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发生改变,线粒体肿胀,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变性、坏死。
(5)酒精使胰腺腺泡对CCK致敏,刺激胰酶激活,启动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另有研究表明,乙醇可增加胰蛋白酶原与胰蛋白酶原抑制物的比值。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餐同时摄入,即暴饮暴食,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三酰甘油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肥胖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食习惯的西化,中国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慢慢向西方靠拢了。”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增长,与体重明显上升有很大关系,体重超标,血脂超标,这些都会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导致胰管引流不畅而使胰腺腺泡破裂,出现急性胰腺炎。瑞典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与腰围在75厘米~85厘米的人群相比,腰围大于厘米的人群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风险明显上升。常见的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梨形肥胖,上半身正常,下肢壮硕;一种是苹果形肥胖,脂肪都堆在腹部,肚子像戴个救生圈。亚洲人的肥胖,大多数都是像戴救生圈的,这种肥胖更危险,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肿瘤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腰腹胖的苹果型身材的人要小心了。研究人员认定,这种肥胖是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你没有胆道疾病,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病。“急性胰腺炎,严重的可致多器官衰竭,其中20%~25%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病死率高达20%~30%,非常凶险。”
医生提醒:中年人,腰围粗的,血脂高的,节前节后更加要管好嘴巴。另外,年纪大的人,往往因为节俭,常吃剩饭菜,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过年的时候也要注意。
胰腺炎并不是在餐桌上即刻发生,常常是在酒宴过后当晚或第二天才发生。最先表现为程度不等的上腹发胀、疼痛、恶心呕吐、不想吃饭……此时,病人多已“自觉”禁食,家人却常常以关爱的心情力劝病人多少吃点东西,殊不知这种关心却是引起胰腺炎加重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进食能刺激胰液和胆汁更多地分泌,加重“共同通道”的梗阻,火上浇油,使轻型胰腺炎重症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禁食禁水,先“饿”一段时间。若仍不见好转,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