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你永远无法预计下一个病人是什么;在这里夜班之神,基本没用。作为医生,没有任何人来“挽救你”,只能和护士密切合作,渡过一个又一个的白班加夜班。
很多老急诊人戏称,“谁是忙命”,“谁是苦命”,抑或“谁是苦逼命,逢班必抢救”。实际上,只要在急诊值足够的班,早晚就会被冠以“苦命”、“忙命”,甚至“苦逼命”。
“医生有一个很重的胰腺炎,来看一下。”在急诊没有先来后到的说法,永远是危重病人第一位,抱歉的和手头病人说一下,冲到抢救室去。抢救室里,一位30多岁的青年女性,急促的喘着,收拾利索的心电监护显示:心率是次/分,氧饱和90%上下,血压92/56mmHg。“病人怎么了?”旁边的家属看到医生过来了,连忙说“医院被诊断为胰腺炎,医生说是非常重,于是就赶过来了。”看着旁边护士留取的外周血,颠倒两下,白乎乎粘稠状,哎,又是高脂,估计还不低呢……迅速的处置,把需要做的血液化验赶紧开好了,嘱咐家属送到化验室去。再拿到患者的CT仔细看看,基本上没有疑问,胰腺轮廓已经不清楚了,周围渗出非常明显。再看病人,意识不是很好,与她交流都很困难了,说话都不利索了。“休克毫无疑问了,胰性脑病?”一个念头闪过。赶紧和家属好好谈谈,还要嘱咐我们的护士,“加快补液速度,专人严密观察,一定注意,高危病人。”“放心吧,良哥。”日子久了,我们配合非常默契。
“胰腺炎是内科最重的疾病,轻者还好说,重者是要命的疾病,而这位病人很可能就是重的那种,治疗非常困难,要有不好的心里准备……”显然家属根本没有心里准备,“她才只有30多岁,怎么会这样呢?”“建议赶紧通知家人,如果晚了很可能来不及了……”“她父母都不在了,也没有兄弟姐妹,只有我是她对象,还有几位叔叔婶婶。”细问之下才明白,病人只有一位亲人了,没有别的家属了,对象呢,是一位“倒插门”的养老女婿。哎,急诊医生不仅仅要会治病,还要有社会学知识。一位老人把我拉到一边,自称是病人本家叔叔,“医生,她的确没有别的家属了,对象那边也很穷,来之前家人凑了几万块,你看能治好吗?”我们不仅仅会治病,还要懂社会学,更要学会会计,这是急诊医生不愿意承担的角色。“她肯定是属于那种很重的胰腺炎,治疗花费肯定不低,但是究竟用多少钱可以治好,不好估计,只能说应该不少,但是她毕竟年轻,而且胰腺炎的确有治好的机会,你们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但也要有信心,如果对治疗反应比较好的话,估计还好,如果反应不好,需要机器进行替代治疗的话,那花费就非常多了。”
“医生,又一个胰腺炎。”哎,怎么和胰腺炎干上了!!这是一位还在哺乳期的患者,在当地诊断胰腺炎3天了,治疗效果不好,仍旧有剧烈的腹痛,从外地转到我们这里的。看着她的CT还有血液化验结果,心都沉下去了,刚才那个还没有处置好,结果又一位。好在她的生命体征还好,心率血压还有氧饱和虽然不正常,但还算凑合,治疗3天没有明显的效果,主要是血脂没有降下来。赶紧和家属交流情况,“高脂导致的胰腺炎,首先要把血脂降下来,如果血脂解决不了,那么病情不会得到根本控制,解决血脂问题,根据化验结果还是建议采取快捷的办法,比如血浆置换或者吸附,迅速降下来,不然病情很难控制……”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床心率下来了,赶紧推抢救车过来……”声音很刺耳,这就是抢救室的冲锋号。那不就是前面那位胰腺炎吗?!“待会再说,我先过去看看那位病人……”赶紧冲过去,病人氧饱和已经测不出来了,心率掉到30次/分,而且还在继续降低,护士已经开始按压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急诊科在全院最出色就是心肺复苏。一边说,“准备气管插管,肾上腺素1支,静推。”一边要随时准备替换护士做心肺复苏,标准的心肺复苏,一人最多可以支持5分钟,时间再长质量就会下降,而且心肺复苏绝对是力量的考验。旁边的家属愣住了,好在发现及时,很快患者心率上来了,呼吸机也连好了。没有喘息的机会,赶紧和家属再次交代病情,“已经有过心肺复苏了,病情非常凶险,预后非常不好,唯一就是病人还年轻,依然有希望……”病人的化验也出来了,检验科给报了好多个危急值(危及到病人生命的化验结果)。看着化验单上上下下的箭头,这么年轻,哎,难道是命?!
已经有两个胰腺炎了,不要再来胰腺炎了吧!!心里想,不敢说出来,因为这是有魔咒的。果不其然,“又一个胰腺炎,也是外院转来的,年轻男性。”赶紧查体,看病人的资料,这是一位胆结石导致的胰腺炎,发病已经5天了,现在主要是腹胀的厉害,估计渗出液很多。比较起来,在这三位胰腺炎患者里面,他是最轻的一位,和我们亲密的护士交流一下,不需要过多的话语,虽然短短1个小时内有三位胰腺炎患者,而且经历了心肺复苏,我们仍然秩序井然,多余的话不需要说,因为我们是一个配合默契的完整团队,我们是TEAM!
虽然忙乱,但是teamwork作用下,三位重症病人,稍微稳定了病情。要给他们寻找出路,都是重症胰腺炎,都达到重症监护室的标准了。非常遗憾的是,联系ICU,最擅长处置重症患者的ICU,只有一张床位。按照首先解决最危重的原则,先和第一位患者谈,话语不需要多少,医生关心的是“谁最需要去ICU治疗”,然而家属最关心的是,“究竟能花多少钱?”一阵交流下来,第一位患者拒绝去ICU,虽然极力想劝家属接受去ICU,但结果也是“意料之中”。急诊日子久了,结果就是如此无法言语……
经过“三连发”的胰腺炎,这个班过得如此快,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疲惫的和护士们招呼着“明晚上夜班还需要一起努力……”殊不知,已经被嫌弃的无以复加,“再也不和你一起上班了,你这个苦逼命!!”
再怎么嫌弃,还是要一起上班的。看着已经变换无数次的床位,那位经过心肺复苏的患者自动出院回家了,后面那两位患者已经住院了,脱离了危险。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急诊一如既往的仍然是人来人往,所有的痕迹都已经无影无踪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