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的炎症反应,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多见上腹疼痛,并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中医无“胰腺炎”的病名,将其归为“上腹痛”“胃脘痛”“肋痛”“脾胸痛”“膈痛”等范畴,病位涉及脾、胃、肝、胆,病因包括胆石、虫积、素体肥胖、饮食不节、创伤、情志失调、素体亏虚及外感六淫之邪等,病机演变多因湿、热、瘀、毒蕴结中焦而致脾胃升降传导失司,肝胆疏泄失常,脏腑气机阻滞为主,治疗多以疏泄少阳、清泄阳明、疏肝理气等为主[1-2];临床常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清胰汤等方剂治疗[3-5]。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大枣、生姜8味中药组成,方中君药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和解少阳,配臣药黄芩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为臣药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诸药合用,以增其效。研究表明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疗效显著[3],但其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网络药理学是以系统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为基础,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多靶点研究设计的新兴学科,是符合传统中药整体性特征的全新研究范式,目前广泛应用于中药学各类研究[6-7]。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中药疏肝理气功效作用网络,在功效作用背景下研究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胰腺炎的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大柴胡汤新药开发、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
1方法
1.1化学成分收集及其潜在靶点预测
借助TCMSP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