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岁末已至,圣诞、元旦、春节接踵而至节前这段时间,辛劳一年聚会、聚餐必不可少,交杯换盏之间促进了感情,同时也有不少人因为大吃大喝而患上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十分凶险,虽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多数可以治好,但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很差,病死率高达40%以上。因此,在聚餐时一定要管住嘴巴,少油腻少饮酒。
胰腺炎为何容易“偷袭”人体?
众所周知,胰腺是人体极为重要的腺体器官,“大吃大喝”会刺激胰腺、肝脏加速分泌胰液、胆汁,一旦胰腺管的“下游”出口处引流不畅,比如有胆结石、蛔虫、炎症等病变,都可以使胰液排除受阻。这样一来,不仅胰液排不出,还会有胆汁倒灌入胰腺管,胰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胆汁还会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它们渗入胰腺实体中,出现“胰腺消化胰腺”的状况,这便促成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胡吃海喝”后上腹剧痛警惕胰腺炎
“胡吃海喝”之后,如果发生急性胰腺炎,身体会有典型表现,比如突然发生上腹剧痛,像刀割样的持续性疼痛,或者是阵发性加重。有时候腹痛还会牵扯到后背,弯腰或前倾时疼痛可减轻,仰卧时加重。在腹痛的同时,还会频繁呕吐,甚至会吐出绿色的胆汁。专科医生在此提醒您,有这种情况,应想到急性胰腺炎的可能,立即就医。通常,典型的胰腺炎所致的腹痛,查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至少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及腹部增强CT/MR符合或腹部超声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改变,以上3项特征中有2项成立便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此时进行紧急治疗处理,经过正规治疗,大多均可康复。如果贻误时机,发展为重度急性胰腺炎,高烧持续不退,出现烦躁不安、腹部和腰部大片淤斑、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休克或猝死。另外,老年人发生急性胰腺炎时,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常有生命危险。不过,有个别年老体弱者,敏感程度较低,腹痛可能不明显,甚至无腹痛或仅有胰区压痛,这在临床上称为“无痛性急性胰腺炎”,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应警惕和小心。
三大招数帮助预防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来势汹汹,一旦得上,其主动权就不掌握在病人手里,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多数病人需要采取积极内科及内窥镜下治疗祛除病因,控制炎症等,多数病人可获得好转。所以,对待此病重在“防患于未然”,把防止胰腺炎发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专科医生提醒您,注意以下三个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1)把住嘴馋关。很多人在饭局和应酬时,往往控制不了自己,吃得多喝得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加上酒精的刺激,促使胰腺急速大量分泌,导致胰液泛滥成灾的原因。所以,应坚持饮食清淡,讲究少而精;少量饮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2)治疗胆石症。在我国,急性胰腺炎多半伴随有胆道系统的疾患,特别是胆石症。由于许多人的胆结石无症状,体检时才发现。因此,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做一下肝胆B超检查。如果发现胆结石或以往有胆道系统的病史,都应该及早治疗。去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3)防范胰损伤。胰腺外伤也是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之一。尽管胰腺在上腹深部腹膜后位,似乎不太容易受伤,但因它横过脊柱,在腹部受到正面打击时,外力与其后面脊柱的夹击作用,同样可以损伤胰腺。受损胰腺局部损伤渗出,会引起连锁反应,激活胰液而引发胰腺炎。所以,运动、劳作时都要注意保护腹部,免受撞击等损伤。
温馨提示:新的一年将至,希望大家能够约束好自己的同时提醒家人远离胰腺炎,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过年。
中科医院曝光白癜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