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为一例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实施了一项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新技术——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轮廓分析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丰富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心力衰竭、脓毒性休克、ARDS等危重症患者容量监测及管理的新内容,为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血流动力学管理技术水平迈入了新台阶,也填补了晋江市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的空白。
患者刘某,以“外伤致人事不省3小时”入院,入院考虑多发伤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入院第二天开始出现高热、血压低、心率快,存在容量不足,心、肾、肺功能不全等表现,为了更好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容量、血管外肺水等,立即予置入容量、动/静脉压力测量系统,密切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并根据结果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经5天的积极管理后,患者生命征平稳,顺利撤除爱德华EV临床监测。
爱德华EV临床监测平台是我院重症医学科新配备的首个高端监护平台,我院为泉州市首家引进该诊疗仪器并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单位。我院配备的全新爱德华EV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是通过股动脉及中心静脉穿刺路径,基于肺热稀释法监测心排量、全心参数及肺功能参数。该平台根据不同个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可简单、直观、具有针对性的动态显示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在显示数值的同时,以图像形式直接表现循环状况,帮助医师更快觉察到参数数值变动,理解血流动力学瞬时变化的意义,从而使医师更及时、更直观地判断病人即时的状况,辅助、引导医师准确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该技术适合于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管外肺水增加或存在可能引起血管外肺水增加危险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常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水中毒、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严重烧伤以及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血管外肺水及循环功能的监测。具用判断休克类型、了解心泵功能,直接反映肺水肿程度,鉴别肺水肿类型、协助ARDS诊断,更好地指导容量状态的评价与管理,反映危重病患者的预后等功能。
近年来,我院重症医学科发展迅速,随着USCOM、床旁超声、EV等技术的陆续开展与应用,重症医学科在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方面已走在全省重症医学界的前列。更精确的监测、更精细的管理、更精准的治疗,使我院重症医学科对重症患者的监测与治疗逐步迈向更高的层次。
文/重症医学部姚金印
图/医务科张美丽
白癫疯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