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体检了吗血脂异常可别小觑哦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17-6-10 18:35:52   点击数:
 

一种无声的健康“杀手”——血脂异常就“潜伏”在很多人的身边。据温医大附属二院体检中心数据显示,血脂异常名列所有检出疾病的首位。在“5·18血管健康日”前夕,专家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血脂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尽早控制,预防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等疾病。

血脂异常排各病种首位

日前,记者从温医大附属二院体检中心了解到,去年该院体检中心体检人数为例,其中总胆固醇(TC)过高有人次,甘油三酯超标人数为人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人数为人次。该院体检中心主任陈雪鹏透露,血脂异常高居各类疾病的榜首,且呈持续增高趋势,已经成为不同职业人群的通病。医院体检中心了解到,体检查出的各类疾病,血脂异常也是名列前茅。

血脂异常是一种“无声”的疾病,可表现为血清中总胆固醇(TC)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的胆固醇)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的胆固醇)降低,有的患者同时有多种异常,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被称为“第一杀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患病率为10%-30%,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国,每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血脂代谢异常,其最重要的危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过高,可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多、增大可使血管管径变狭窄,堵塞血管或使血管内血栓形成致使血管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甚至引发猝死。心血管疾病每年夺走万人的生命,但是血脂异常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且进展缓慢,许多高胆固醇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

最年轻的患者为16岁

40-60岁的人群为血脂异常主要人群,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特别明显,他在门诊遇到最年轻的患者为16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点在中青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据了解,生活习惯是影响血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作压力大,常常熬夜、喝酒,饭局多,运动少等。虽没有进行过详细统计,但大致来看中青年人患血脂异常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专家透露,除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标外,年轻人多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超标,只要调整饮食、多运动,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而上了年纪的人常常是载脂蛋白超标。载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信号,这个指标一旦升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中老年人要特别留神。

专家介绍,高脂血症的高危群体包括有高血脂家族史的病人;肥胖者;中老年人;35岁以上长期大鱼大肉高脂、高糖饮食者;长期吸烟、酗酒者;不爱运动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患者;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者等。这些危险人群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提前诊断健康隐患。

高危人群应3-6个月检查一次

市民体检中一旦发现血脂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尽早控制和预防,特别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人群应多参加各种运动,建议有规律地进行以下运动:散步、慢步、游泳。在饮食方面,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人群尤其是要控制油脂和肉类的摄入,少吃油炸类食品,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少吃植物奶油糕点以及甜食;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据了解,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等血脂异常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一次血脂。同时,应控制饮食,这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因此,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

曹伊

相关链接

血脂检查七项指标

血脂检查单中,究竟有哪些指标,如何才算是异常呢?我们来认识一下: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甘油三脂(TG):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服用药物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毫克/升。浓度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浓度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中合成。

磷脂(PL):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等。

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下,在血中含量极微,而且易受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能凭一次检测结果来评判,要作连续的动态观测。正常范围在0.4—0.9毫摩尔/升。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症、肥胖、重症肝疾患、急性胰腺炎等;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胰岛素瘤、脑垂体功能减低。

温州商报曹伊

分享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您身边的人,马上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查找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