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减少胰液外渗
(四)腹膜炎经腹膜透析或抗生素治疗无好转
症状
概述
(三)恶心、呕吐与腹胀 起病时有恶心、呕吐、有时较频繁,呕吐物为当日所进食物,多同时伴有腹胀
(二)解痉止痛:
五、手术与损伤
六、其他 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 ;某些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等可伴有重症胰腺炎
二、淀粉酶测定 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八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后下降,3-5天内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超过500苏氏单位有重要诊断价值尿淀粉酶在发病后8-12小时开始升高,维持时间较长,连续增高时间可达1-2周,因此适用于就诊较晚的病例
四、血清脂肪酶测定 正常值为0.2—0.7 单位%,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常超过1.5单位%
二、胰管梗塞 因蛔虫、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
(五)其他 有血糖升高者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在急性坏死型重症胰腺炎伴休克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葡萄糖液内滴注
三、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
治疗
(2)h2受体拮抗剂 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
(二)发热 大部分患者有中度发热
2.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
3.异丙嗪
四、酗酒和暴饮暴食 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病因
四、预防: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烟及避免暴饮暴食
一、胆道疾病 为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占50-80%
(3)胰蛋白酶抑制剂 如抑肽酶
(二)伴有胆道梗阻,需要手术解除梗阻者;
一、内科治疗
三、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 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不超过5%,急性重症胰腺炎可增高达3倍,
(1)抗胆碱能药物 如阿托品,安胃灵,普鲁本辛,乙酰唑胺
(一)诊断不能肯定,且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者;
1.杜冷丁
病因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很多,其发病机理也有争论本病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三、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无效并出现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休克 仅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重症胰腺炎休克可逐渐发生或突然出现
一、血常规 多有白细胞增多,重症患者因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
1.禁食及胃肠减压
2.硝酸甘油片
(一)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大多为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1-2小时发病,疼痛为持续性,有阵发性加剧,呈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亦有偏右者,可向腰背部放散,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当有腹膜炎时,疼痛弥漫全腹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乃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本病好发年龄为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检查
(四)黄疸 较少见于发病后第2-3天可出现轻度黄疸,数天后即消退
五、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三)并发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者;
七、x线腹部平片 b超与ct扫描 、x线平片检查可观察有无肠麻痹,并有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b超检查及ct扫描观察胰腺的大小和形态,并对发现假性囊肿颇有帮助
(四)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六、生化检查 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甘油三酯增高
(三)抗生素 常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一代、二代头孢霉素等
二、中医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