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5日至17日,浙江省全体超声人借着“第一届浙江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的平台相聚在萧山,分享经验、涤荡思维、展望超声发展的未来。重症超声分论坛的设立并成功举办是本届年会的亮点之一,除了超声人分享自身的重症超声工作经验之外,还有重症医生的传经送宝,以他们详实的临床实例及严谨的临床思维,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头脑风暴。有人会问,重症医生跻身超声盛会的讲台,凭借的是什么?答案就是:重症超声。
由于二维超声的出现及超声仪的小型化,加之超声固有的简便、安全、无创等优点,促进了重症超声的起源与发展,并迅速的被临床应用于急重症患者,并建立了一系列简单高效的超声应用流程,且创新性的提出了肺部超声概念。基于肺部、心脏及静脉超声,以目标为导向的容量及血流动力学评估救治了无数急重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超声医学的发展。因此重症超声一经引入国内,便受到了国内临床医生的欢迎。面对如火如荼开展的重症超声,及其中隐藏的临床价值,专业超人们如何把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融入其中?自闭“国门”?
浙江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以吃螃蟹之举,首届年会便专设重症超声分论坛,为超人们了解及探讨重症超声提供了一个高级别的平台,这是目前国内超声届少有的举措。医院超声科的彭成忠教授是这届重症超声论坛的规划者,他引领着浙江省重症超声的普及、发展及应用。
本次论坛内容干货多多,涵盖了超声在休克、容量管理、肺部、气道、膈肌等各方面的评估应用及超声新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等,各位讲者以自己丰富的临床及超声评估经验给我们带来一道又一道学术大餐。
一、重症医生:论道重症超声
重症超声的发起者及早期的推动者是急重症医生,长期的临床工作及固有的临床思维带来的是超声的目标性应用。
首场讲座由来自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超声学组常委的张军伟教授开讲,他带来的内容是临床常见紧急情况休克的超声评估。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基于肺部、心脏、下腔静脉及外周静脉超声的重症超声评估流程(如FALLS流程或RUSH流程)可以快速有效的判断休克的病因及类型,从而实施快速救治,张军伟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及超声应用经验,娓娓道来,贴近实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超声学组主任委员、医院重症医学科胡才宝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原生态的肺部超声诊断流程(BLUE流程,急诊床旁肺部超声诊断流程),详细介绍了肺部超声的常见特征性征象,及BLUE流程概念,通过结合具体病例,给我们展示了BLUE流程在引起呼吸困难常见病因(如肺水肿、肺炎、气胸等)中的诊断价值,并提出了对传统BLUE流程的思考及改进意见,让我们专业超声医生对于重症超声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超声医生:不是重症超声的局外者
从重症超声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它是医学超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医学超声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作为专业超声医生,掌握并推动重症超声的发展义不容辞。让人欣喜的是,省内如医院、医院的超声科率先布局并开展重症超声,并与临床相关科室合作推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受到重症医学界及超声届的认可。
医院超声科彭成忠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超声造影新技术在经静脉途径(如心腔及心肌显影评估心功能及心肌活性、肺动静脉渡越时间评估肺循环阻力、急性肾损伤肾血流灌注等)及非静脉途径(胃腔显影鉴别重症胰腺炎患者胃内外积液、鼻肠管的全程定位等)方面对重症患者病情的评估及诊断价值,展示了超声新技术在提高重症超声评估结果精准性的潜在应用前景。
医院超声科的孙终霞教授带来的主题是关于超声在重症患者容量评估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心肺交互、容量管理等相关概念,以及影响容量的诸多因素,基于丰富扎实的临床功底,介绍了超声在容量评估中的重要价值及相关评估流程思路,以及各系统或脏器超声联合评估的思维,给在场的超人们以不一样的知识波冲击。
医院超声科陈赛君教授以临床急症肺血栓性栓塞为主题,从概念、发病原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进而基于肺栓塞的病理生理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推演出超声的相关特征性表现,如右心负荷、肺动脉压力增加、三尖瓣返流及潜在危险因素(外周静脉血栓等)等,最终结合真实的临床案例,全方位介绍了基于临床思维的超声诊断肺栓塞思路。
医院超声科叶瑞忠教授常年专注于重症超声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本次带来的主题是关于超声在气道及膈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气道相关结构(如环状软骨、气管环、环甲膜等)、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及附属结构的超声特征、显像原理等,结合临床介绍了超声在引导气管切开、环甲膜定位以及气管插管定位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膈肌超声部分则从膈肌解剖入手,介绍了膈肌的检查方法及膈肌相关检查参数,以及在重症患者呼吸功能评估及呼吸机脱机等方面的相关临床应用等。
三、远程演示:真枪真刀,完美合作
本次重症超声论坛的最后环节,便是真枪实弹的远程操作演示,会场与医院ICU连线,由重症医学科刘景全教授、超声科王立刚教授、王璆教授进行实况操作讲解,详细演示了肺部超声、心脏超声、下腔静脉、气道膈肌等相关切面及结构,结合患者具有的休克病史,介绍了相关流程如BLUE、RUSH及FALLS流程在休克诊断及分类中的应用,指导临床诊疗,凸显重症超声价值的无处不在。由两科医生合作完美完成的远程演示,凸显学科间合作的亲密无间。
四、黄色背影:重症超声论坛美丽的风景线
本届浙江省医师协会超声年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即是奔跑于整个会场的身着橘黄色外衣的志愿者们,从会场布置、会场秩序维持、流程制定、摄像摄影、电脑及影响设备的调试及相关问题的及时处理等方面保证了本次论坛的顺利、有序进行,是会场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与奉献。
目前,重症超声受到了临床科室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