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1/11/7 14:59:00   点击数:
 刘军连医术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春季传染病预防

告家长书

尊敬的各位家长:

春季是多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属于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容易造成传染病快速传播,这对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工作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特作以下温馨提醒,请您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01

正确认识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为14-21天,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发病24-48小时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后头面部,手足较少。传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或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染。

3.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潜伏期短,通常为12-48小时,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粪口传播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和环境而传播。

4.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21天,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并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可并发胰腺炎、睾丸炎等腺体炎。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5.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为1-2天。临床表现为眼部红肿、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流泪等,通过接触传播。

6.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如果发现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的情况,应当怀疑为肺结核,医院治疗。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麻疹: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工作及生活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02

掌握预防措施

有效预防传染病

1.增强卫生保健意识,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把好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到卫生条件差的小摊小贩处用餐、买零食,将细菌病毒拒之口外。

3.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充足睡眠(小学生每日睡眠10小时),均衡饮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4.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5.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03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

1.学生在校期间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其他老师报告,其他时间要及时告知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有发热(体温超过37.5度),咳嗽、头痛,全身不适或出疹等症状,请家长医院诊治,并及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包括发病日期,体温,身体症状,医院名称,诊断结果等)。

2.对确诊为传染病病例的孩子,家长要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切不可因担心耽误学习而隐瞒不报,并按相关文件要求,传染病患者需按规定隔离治疗,医院的病愈证明到学校登记后方能返校。

04

家校联动共同预防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我校已利用广播、黑板报、校会、主题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对中餐、学生饮用水等实施严格卫生管理,强化了学生晨午检及学校环境消毒等预防工作。愿家校携手共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园。

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文稿:李菲菲

编辑:赵小娟

审核:缪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