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系列重症病患的营养支持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1-8-19 16:38:34   点击数:
 

重症病患的营养支持

本期目录

1、计算动物的能量需求

2、肠内营养支持

3、肠外营养支持

4、人工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

能量需求

重症动物的能量需求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目前对于住院动物,主要是根据其体重计算出每日静息能量需求(restingenergyrequirement,RER),再除以食物的能量密度,从而得出每日饲喂量——给予动物1个单位RER是目前最普遍的做法。但是个体间对能量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需要每日监测病患体重,然后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每日能量摄入量。

计算RER的公式:

①RER(Kcal)=70×体重(kg)^0.75

②RER(Kcal)=30×体重(kg)+70

※两个公式都可以用,虽然计算结果有所差异,但可以通过检测体重变化来调整到最适量。

若犬粮或猫粮包装上没有标明食物的能量密度,可以通过改良Atwater公式来估算湿物质基础下的食物中代谢能密度:

ME(Kcal/g)=3.5×CP%+8.5×EE%+3.5×NEF%

※ME-代谢能,CP-粗蛋白,EE-粗脂肪,NEF-无氮浸出物,所占百分比可以通过%-(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水分%+灰分%)计算得出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指的是人为地将食物经饲管推入动物胃肠道,使动物自行消化吸收而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饲管包括鼻饲管、食道饲管、胃饲管和空肠饲管等。

推入饲管的食物必须具备高能量密度、流动性好、易消化的特征。高能量密度可以降低动物所需食物的总量,避免动物摄入食物的体积过大,对消化道造成刺激或过多负担。食物的流动性好则能够减少推入食物时的操作难度。

常规肠内营养食物类型

1.将湿粮(罐头)或半湿粮加水搅拌成匀浆

2.肠内营养专用的营养粉兑水搅拌成匀浆

3.将干粮泡软后打碎搅拌成匀浆

在众多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或者氨基酸的地位尤为突出。一方面蛋白质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动物摄入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或者瘦体重,对病情的好转十分重要。

患有胰腺炎、脂肪肝、脂质消化障碍的动物不能正常消化脂肪含量较高的肠内营养,所以给这些病患提供的肠内营养成分中脂肪含量有限,无法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故其消化率必须足够高才能保证动物在有限的摄入中消化利用足够的能量。脂肪对于猫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物质,如果严重胰腺炎或者脂肪不耐受的猫,可以考虑放置空肠饲管。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指的是将小分子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配置成营养液,然后通过中央静脉或外周静脉输入患病动物体内。如果中央静脉不可用,也可选择外周静脉。

虽然肠外营养的生物利用率高,但是只有在动物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才会采取肠外营养支持。

因为肠道能够在食物被吸收前对其进行更多生理学加工,消化道本身也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其屏障功能以及消化道内局部的内环境稳态。

肠外营养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氨基酸和乳化脂质,以其中任意一种物质作为单一的能量来源都无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一般中央静脉输注50%葡萄糖溶液,而外周静脉输注5%葡萄糖。

氨基酸是维持机体正氮平衡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氨基酸注射液浓度为8.5%,有的商品化的氨基酸注射液中含有电解质有的则不含,对于已经存在电解质紊乱的病患,一般选择不含电解质的氨基酸注射液。

营养液中的乳化脂质(将大分子脂肪变成小分子的脂肪微粒)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一般浓度在10%~20%之间。对于胰腺炎病患,只要其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没有明显升高,就可以持续输注含有乳化脂肪的营养液。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第一步:计算RER

第二步:根据蛋白质需求计算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

一般情况下为犬4g/kcal,猫6g/kcal;患有肝脏或肾脏疾病的动物要适当减量至犬2-3g/kcal,猫3-4g/kcal;蛋白丢失过多的病患需要适当加量至犬6g/kcal,猫7-8g/kcal

第三步:按照一定比例计算乳化脂肪和葡萄糖营养液的体积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一般分别占30-58%,20-50%

能量密度:蛋白质为4kcal/g;20%的乳化脂肪注射液为2kcal/mL;50%的右旋葡萄糖溶液1.7kcal/mL

同时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时,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第一步:计算RER

第二步:乘以预期通过肠外营养提供的RER比例(例如70%)

第三步:根据动物的体重来分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供能比

3-5kg的犬或猫——1:1:3

6-10kg的犬或猫——1:1:2

11-30kg的犬或猫——1:1:1

>30kg的犬——2:1:1

第四步:每种营养物质应该提供的能量除以含有该物质的营养液的能量密度就能得出所需营养液的体积

如果要配制能量密度非常高的营养液,则需要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供能比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主要由脂肪提供能量,约占总代谢能的60%-80%,剩余约20%的能量由氨基酸提供。

人工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

饲管伤口处的愈合不良甚至感染

过度饲喂引起的呕吐或返流、吸入性肺炎

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办法: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术部护理

饲喂策略上从20%~25%RER开始,在1-2天内逐渐将喂食量提升至1个单位RER

饲喂时降低推送速度、少食多餐

将食物加热到接近体温的温度

肠外营养常见并发症:

高血糖

高血脂

再饲喂综合征

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办法:

配制肠外营养液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应超过-mOsm/L,但是用于中央静脉的营养液则可以达到约mOsm/L

降低输注速度

注射外源性胰岛素预防高血糖

对于长期厌食(>5天)的动物要降低饲喂的初始量

饲喂的食物或营养液中要提供充足的K和P,必要时还可补充Mg

开始再饲喂的24小时内要密切监测病患的电解质平衡

再饲喂综合征定义:动物在长期或短期停止摄入食物后突然恢复饮食时,由于机体代谢来不及做出充分的调整而出现的一系列离子紊乱的情况

发生的生理机制:厌食状态下机体细胞内的电解质被消耗殆尽以维持血液电解质水平,当再次获得营养供应时,细胞内对电解质的需求非常大,导致血液中大量电解质流入细胞内,导致机体出现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情况。

参考文献

本期劳动人民

文字编辑/Yoha

校对/霹雳小飞侠

审核/米粒妈来自YoungVets

你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