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练,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
张克兰年出生在常德市桃源县。年,张克兰从中南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入职常德一医成为一名普外科医生。张克兰毕业成绩优异,内科、外科、诊断学等临床科目都是接近满分。
进入职业生涯之后,张克兰没有丝毫懈怠,依然勤奋好学。他知道,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临床医生更加需要时时学习,精益求精,磨练“内功”。尤其普外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也被称作“最复杂的外科临床学科”。因为在这里就诊的病人不仅多种多样,还涉及到其他专科的各种疾病。很多病很容易混淆,所以普外科医生比一般的医生要求更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水平往往容易开错刀。
工作十多年之后,副高职称的张克兰还想进一步提升,考全日制硕士和博士,想在普外领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张克兰每天下班之后都苦读到深夜,终于梦想成真。年到年,张克兰再次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5年全日制硕博连读,在学校,37岁的张克兰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同时也是临床经验最丰富、动手能力最强以及最能吃苦的学生。临床老师都知道张克兰医生吃得苦,在校期间几乎每天加班加点,不错过任何学习机会。
张克兰为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张克兰说,一个普外医生至少10多年才能初步成长,要终生不断的学习。工作以来,张克兰还多次走出去学习,去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学习。医院普外科主任之后,更是经常组织科室5个病区医护人员学习,送年轻医师外出学习培训,医院大力推广微创技术。近年来,在张克兰的大力推广之下,医院中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高难度微创手术。医院微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前来就诊的病人使用微创技术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受益更多。
过人悟性,锻造一双“火眼金睛”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在普外科医学领域同样适用。张克兰说,道理也是相通的。前来普外科就诊的患者,往往病情错综复杂,需要的正是医生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帮他们解决问题。一个医生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要高,而且还要细心细致善于思考,而更关键的是必须要有悟性,才能拥有这双“火眼金睛”。普外科张克兰(左二)正在手术张克兰在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时候,就因为一件事名声大振。一对36岁的夫妻中年得子,不料新生儿生下来就严重腹胀。因为新生儿年龄太小无法说话,更加增加了医生诊断的难度。当时,医院找过不少医生看过,都认为是新生儿肠道先天畸形,劝家长放弃,有一些医生的名气还很大。按理说这样的诊断,应该八九不离十。张克兰当时也只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但是他敢于力排众议。他从新生儿的片子中看到一个有点亮的影子,就是从这个细节,他认为是新生儿消化道穿孔。晚上,张克兰拿针一穿,给新生儿腹腔放出了气体,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诊断,最后通过手术救活了新生儿。十多年前,张克兰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副主任医师时,也因为独具慧眼而救过一个患者性命。当时一个30多岁的男性患者,刚入院就昏迷了,上了呼吸机抢救,连血压都测不上来。一切诊断的数据都表明,该患者很可能是阑尾穿孔,有些专家建议紧急手术治疗。张克兰总感觉阑尾穿孔不好解释患者的病情,不同意手术。虽然当时患者不能言语,但是张克兰从患者七八岁的小孩口中得知,爸爸前两天吃过饼干喝过啤酒,张克兰怀疑是食物中毒,最后终于明确患者是因为严重的肠源性感染合并败血症导致的多器官衰竭,通过内科治疗抢救成功,相反,假如手术治疗,患者必死无疑。张克兰(后中)与普外科五病区医疗团队合影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收治在普外科的病人,却不一定患的是普外科的疾病,要是诊断不正确,开刀就开错了。而送进普外科的病人往往都是十分危急的,时间紧迫,不允许医生做过多的检查。而张克兰总是靠着他的“火眼金睛”,在第一时间就发现问题。28年的从医之路,张克兰从没有过一丝炫耀,他凭借一颗朴素的医者匠心,给患者带来了安康,无数次手术的成功早已说明了一切。出诊时间:
每周星期三
健康
—
名医风采
张克兰
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张克兰,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先医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学习。医院学习近10年。主攻肝移植、肝癌及胰腺癌、重症胰腺炎治疗及普外科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等。完成《外周血检测对肝癌预后临床意义》研究,并发表2篇SCI论文,参与《血型不合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课题获得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诊治的研究》《纤维胆道镜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等科研项目,获得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卫健委资助科研项目《BDNF、TrkB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前正在进行中。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
作者|宣传科综合
编辑|黄瑞丰
校对|吴梦琦欧阳文
审核|雷云
终审|熊妮
近期报道:
平凡而又不凡的神经密码探索者——记常德一医大内科、神经内科主任徐平
走脑入心的“双料”专家——记常德一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钟怡
游刃有余练就“头等功夫”——记常德一医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阙思伟
“生命岛”的守门人——记常德一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艺
“冲锋”是他最美的姿态——记常德一医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