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16-11-19 23:44:57   点击数:
 

药物性胰腺炎定义及发病概况药物性胰腺炎(drug-inducedpancreatitis,DIP)是指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机体特异质反应引起的超敏反应导致的胰腺损伤

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DIP发病率为0.3%~5.3%,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2%

DIP易感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复合用药患者是DIP高危患病人群

明确的药物性胰腺炎的药物

消化道及胆胰疾病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奥沙拉嗪、美沙拉嗪、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氢化可的松、环孢素、拉米夫定、干扰素、利巴韦林、奥曲肽、丙泊酚(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结肠镜检查)

诊断流程及临床处理DIP诊断较困难

诊断标准包括:

(1)满足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2)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3)用药史;(4)服药致发病的时间是否与多数文献报告的潜伏期一致;(5)停药后胰腺炎症状及胰酶下降情况;

(6)再次服药后临床表现及胰酶升高(激发试验阳性),但激发试验涉及伦理问题,临床处理过程包括:

(1)暂停服用可能引起该疾病的可疑药物,如不能停用,优先选择其他类别的药物代替,否则选择同类别的其他药物。停服可疑药物后如症状缓解。

(2)后续治疗措施与胰腺炎诊治指南相同,对轻、中度急性胰腺炎,予禁食水、补液、抑酸和抑制胰酶分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重度急性胰腺炎,收入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进行液体复苏,维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处理并发症。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