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的夜已很深,窗外的路灯孤零零的照看着路面,偶尔有树叶上的雨滴滴落下来,让人感觉脖子一凉,小区是如此宁静与祥和。想想此时科室里的光景肯定是白色护士鞋忙碌的脚步和呼吸机运转的呼呼之声。走了一圈,觉得有很多感慨需要写下来,于是提笔磨墨,疾书而促。
从年前到今日,甲流重症肺炎,毒肺炎合并细菌肺炎汹涌而来,其势很猛,其威胁很大,医院的重症尖兵面对这种形势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只能迎头顶上,7例重症患者,3例确诊。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强于往年,重症病例数远高于往年,在我们团队的救治下,1例已出科,3例基本解除了危险警报。人手的紧缺,任务的艰辛,持续十来天的高负荷,高强度救治工作已让我们疲惫不堪,身心劳累,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以坚毅的品格,顽强的作风,确保患者的平安与健康。我们多么希望重症的患者能减少下来,百姓能更安享美好的生活,我们能喘喘气,休息休息,但目前形势不能低估,寒冷的季节没有过去,冬日的冷冽没有走远,患者不会减少,重症病例不会减少。我们要做好打上一场攻坚战的准备,直到春暖花开,春回大地,才方能始终。在这里,我希望我们团队各位战友们,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保护好革命的本钱,因为湘潭人民需要你,我们大家需要你。
最后用4句短语和大家共勉:
崇尚荣誉施仁术,履行使命有仁心;
捷报频传创佳绩,今朝我辈铸辉煌!
易钊泉.2.14晨2:40
凌晨查看新入院重症甲流患者
脱离危险期的患者
转科前的合影
作者简介:
易钊泉(—)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南华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急诊分会委员,湘潭市重症医学会委员,全科医学教研室秘书。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防治,主攻方向: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创伤、重症胰腺炎、重症超声、重症神经、重症产科、重症营养、老年重症等领域的危重病人管理和救治。先后负责主持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1项,湘潭市医学会科研课题1项,先后参与研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立项课题2项。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2名。
重症医学科简介(ICU)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年10月,是湘潭市河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综合ICU。科内有完善的检验、治疗设备,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系统;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训练有素、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医护队伍。
先进设备
重症医学科为全封闭的层流净化病房,重症医学科医疗区总面积为.2m2,共开放床位17张,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包括12台进口呼吸机,科惠PB、德国西门子、美国鸟牌、飞利浦无创呼吸机、万曼便携式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氧疗机等;一套中央监护系统和17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M-TURBO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Sonosite)1台、电子内镜(富士内镜)1台、美国百特床旁血液净化机2台、迈瑞除颤仪、美国GEM血气分析仪、日本PANTAX支气管纤维镜系统、各类输液泵、推注泵、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先进设备。
专科特色
可开展心肺脑复苏、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监测与肺复张治疗、床旁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床旁重症超声、体外模肺氧合技术(ECMO)、电除颤及复律、中心静脉置管术、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经皮胃造瘘、肠内肠外营养、床旁胃镜检查、危重病人24小时动态病情监护。多年来累计抢救危重病人数千人,成功的抢救治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危重症患者,年2月、年1月运用体外模肺氧合技术(ECMO)成功救治了1例特重型禽流感H7N9患者和1例重症甲流患者。
可收治的重症病种包括:脑血管意外、休克、重型颅脑损伤、重症感染、重症胰腺炎、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大手术术后复苏等,为我院乃至全市危重症救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梯队
拥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训练有素、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且反应迅速,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全科共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医生7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3名,呼吸治疗师1人,其中6人具有重症医学资质‘5C’认证。护士34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4名,护理研究生1名,其中11人通过湖南省专科护士规划化培训并具有专科护理资质。通过省级血液净化培训考核资质3人,呼吸治疗师1人。
明德博学笃行致远
咨询
易钊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