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对于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相比,总体死亡率和多器官衰竭率较低。这项报告于9月1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上。
南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5项比较EN和PN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这些研究涉及名ICU成人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总体数据显示,EN的总病死率显著低于PN(风险比为0.36,P=0.)。来自4项报告多器官功能衰竭研究的数据表明,EN的危险性也比PN低(RR,0.39:P=0.)。该报告9月1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
这项分析着眼于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最佳喂养途径的研究。但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DavidS.Seres博士表示,鉴于规模很小,这项研究的影响不会太大,并且现有的指南中已经有了与该研究结果一致的推荐。他指出,小规模的荟萃分析不可靠。他补充说:“无论患者是否在ICU,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指南中早已提及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的优势。”
以上内容翻译自:EnteralNutritionBetterforICUPatientsWithSeverePancreatitis,Medscape,September28,
知识拓展
急性胰腺炎EN的时机选择
何时开始EN才能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一直未有定论。近期发布的胰腺炎诊治指南也只建议EN优于PN,对于开始EN的具体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近年来有研究建议早期实施EN,并得到了许多临床研究的支持。然而关于“早期”的概念,争议颇多,有研究提议入院72h内给予EN,也有提议入院48h内给予EN,更有提出超早期EN,即入院24h内给予EN。一项包括93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提示,早期EN(EEN)组(入院72h内行EN)的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数与胰腺感染发生率都小于延迟进行EN组(入院3~7d行EN)。因此该研究建议在入院72h内开始实施EN。另有一项在动物SAP模型上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入院72h内行E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EN的部位与途径
早期有大量研究倡议使用鼻空肠管(NJ),认为其一方面能很好地抑制胰腺外分泌,实行“胰腺休息”;另一方面还具有胃肠减压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鼻胃管(NG)与NJ在疗效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外的指南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认为NG与NJ同样有效安全,考虑到操作难度的差异,NG一般作为首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NG时可改用NJ,但国内的诊治指南依然将NJ作为首选。NG与胰腺外分泌之间的关联,NG与“胰腺休息”的治疗理论之间的矛盾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AP患者,无论使用NJ还是NG,均推荐采用连续滴注,目前关于滴注速度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经NG或NJ低速(1~1.5ml/min)滴注半要素营养制剂具有相同的可耐受性。临床上可参考危重患者的NG滴注速度,一般为ml/h,每24h增加10~20ml/h。在SAP早期行EN大多选择要素制剂,之后逐渐过渡到整蛋白型,但关于AP患者行EN时谷氨酰胺、益生菌等辅助成分的添加尚未达成共识。ICGC循证指南认为,在PN时可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国内的指南也建议添加谷氨酰胺,但对添加方式未明确规定。国内外指南都没有关于添加益生菌的推荐,其中IAP/APA循证指南特意指出不推荐使用益生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