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为十大慢性病之一。
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
肥胖人群超过万,
每年至少有万人因此而死亡,
与爱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四大世界性医学社会问题。
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并称为“死亡四重奏”,
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
肥胖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一、肥胖对身体的影响
1、骨关节:临床上常观察到超重和肥胖人群中膝关节疼痛和负重关节的骨关节病较多。超重可增加负重关节软骨负荷,使磨损程度加重,造成关节内部结构变化。
同时,肥胖引起的糖代谢、脂类代谢和嘌呤代谢紊乱,也会导致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营养障碍和骨关节损伤。
2、心脏:由于在脖颈、胸部、腹部和横膈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而随着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血氧降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所以超重和肥胖人群容易出现睡眠中呼吸暂停的现象。
临床上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症,别称重症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鼾”或“打呼噜”。同时,肥胖病人也可能会造成糖代谢以及脂类代谢的异常,而这一切都会影响到心脑血管的健康。
3、胆囊、胰腺、肝脏:胆囊、胰腺和肝脏都是与脂类代谢息息相关的人体器官。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胆汁的作用是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的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胆囊:研究发现,肥胖者胆结石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腹部脂肪堆积者的危险性更大。肥胖者的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及其胆囊活动减少,可能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
2)胰腺:胆结石患者的胆囊感染率增加,容易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胰腺炎。
3)腹部脂肪比较容易分解,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肥胖常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有报道经B超检查名体重超重(BMI≥24)者中伴脂肪肝者达41.5%;而名非超重者的脂肪肝检出率为11.3%。另有一些报道重度肥胖者检出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者较多;肥胖合并有血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更严重。
二、肥胖对心理的影响
肥胖不仅会带来各种疾病以及造成很多生活的不便,而且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潜在的危害。
由于文化背景、种族等的差异,人们对肥胖的态度不同,例如在经济不发达时期,我国曾把肥胖称为“发福”并作为富裕的象征,认为“胖”代表的是“健壮”或者“富足”,任由发展。
而如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代社会对于外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发达国家和迅速发展的国家中,肥胖者必须与来自社会和环境的偏见和歧视作斗争。肥胖者也往往受社会观点、新闻媒介宣传的影响,对自身的体形不满,总认为在社交中会受到排斥,尤其在受到中、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中易受这种心理驱使,把“减肥”作为时尚。
三、肥胖对心血管等的影响
1.冠心病:我国10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事件(指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和其他冠心病死亡)的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上升而增高。
2.高血脂:当体内脂肪代谢异常时,血脂垃圾就会增多;同时肥胖也会造成炎症的发生,进而可能会引起血脂偏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我国24万人群数据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者的血脂异常(甘油三酯≥毫克/毫升)检出率为BMI在24以下者的2.5倍,BMI≥28者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为BMI在24以下者的3.0倍。腰围超标危险因素聚集者的患病率为腰围正常者的2.1倍。表明超重、肥胖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糖尿病:肥胖,容易引起人体代谢综合症,例如,糖代谢疾病。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影响到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中心型脂肪分布比全身型脂肪分布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
4.高血压:由于血脂、血管以及糖尿病疾病风险的加重,从而引起高血压风险的加剧。
5.肝脏:首先人体的脂肪在肝脏合成,而当脂肪不能被即使运输出去时,就会囤积在肝脏,脂肪肝便会发生。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这脂肪肝。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更是人体的垃圾处理站,人体所有代谢反应统统要经过肝脏,一旦肝脏功能受到影响,人体的机体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黄帝内经》有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足以体现肝脏对人体的重要性。然而,如果脂肪肝不改善的话,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变成肝硬化,肝硬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肝部癌变的风险。此外,肥胖者胆结石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腹部脂肪堆积者的危险性更大。肥胖也会引起胆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生。
6.肠道:超重者更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并且世界食道癌症研究基金会近日向社会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肥胖与食道癌症的关系比人们通常所知的更加密切。
7.大脑:肥胖者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对10个人群的前瞻性分析表明,肥胖者缺血型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2。因此,肥胖比我想象的其实要可怕得多,而造成这一切的又是过多的脂肪。我们不仅要减重,更要减脂!
四、肥胖对性激素平衡的破坏
脂肪细胞不仅仅储存脂肪,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同时也是许多激素作用的靶器官,肥胖者血循环中的性激素平衡被破坏。
1.对女性而言,肥胖可增加患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风险,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的女性常排卵异常、雄激素过多,往往伴有生育力和卵细胞质量的下降,引起生殖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
2.对男性而言,肥胖带来的更可怕的“副作用”是会削弱“男子汉气概”。脂肪大量堆积在腹部的胖男人更易出现内分泌的改变,可引起性功能和精液质量的下降。肥胖会对生殖内分泌代谢、生殖器官形态学、性功能及生殖细胞发育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同时,肥胖也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会导致相应器官发生癌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