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概述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且易发生各种严重合并症,对医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急性胰腺炎-简介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临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这种分类法固然可以说明其病理状况,但胰腺炎的病情发展不是静止的,随着胰管的梗阻程度,以及胰腺间质血管(动、静脉及淋巴管)的改变,其病理变化是在动态发展着。因此,以急性轻型胰腺炎和重型胰腺炎分类的方法,较适合于临床的应用。重型胰腺炎(如出血坏死型)临床医生十分重视,但轻型胰腺炎(如水肿型)亦不能忽视,它可以发展为重型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仍不十分明了,主要是因动物模型与临床间差异较大。从现今的资料看,胰腺炎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胆道疾病
胆道壶腹部出口阻塞,胆道感染所致壶腹部炎症。奥迪氏括约肌功能障碍,当处于松驰状态,即可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胰管。胆道感染性炎症可使细菌及其毒素扩展累及胰腺引起急性胰腺炎。
胆管梗阻
可导致胰液排泄障碍,腔内压力升高,使胰腺泡破裂,胰液溢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
酗酒和暴饮暴食
均可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奥迪氏括约肌痉挛,加之剧烈呕吐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力骤增,而致十二指肠液返流。
手术和外伤
腹部手术特别是胃或胆道的手术,可引起胰腺供血障碍;腹部钝性挫伤可直接挤压胰实质,内镜下进行的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注射造影剂压力过高也可引起胰腺炎。
感染因素
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以及细菌性肺炎等感染。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一般情况下,这种感染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较少。
代谢性疾病
(1)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所引起的胰腺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钙盐沉积形成胰管内钙化,阻塞胰管使胰液进入间质而发生胰腺炎;促进胰液分泌;胰蛋白酶原转变为胰蛋白酶。(2)高脂血症: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中约1/4的病人有高脂血症。可能是因为胰腺的小血管被凝聚的血清脂质颗粒栓塞,另外因高浓度的胰脂肪酶分解血清甘油三酯,释出大量游离脂肪酸,造成胰腺小血管的损害并栓塞。当血中甘油三酯达到5~12mmol/L时,则可出现胰腺炎。
其他因素
如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血色沉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遗传、当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十二指肠液反流胰管等。
临床上还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具有以下特征:
1、腹痛。腹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多数为突然发作,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作。疼痛多剧烈,可呈持续钝痛、钻痛、刀割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中部,也有偏左或偏右者,如以左侧为显著,进食后可加剧,弯腰或起坐身体向前倾则可减轻。轻者3日—5日可缓解。年老体弱者有时可无腹痛或极轻微。腹痛若呈束带状向腰背部发射则提示病变已延及全胰。
2、腹胀:早期为腹腔神经丛受刺激而致反射性腹胀,后期为腹膜后感染刺激所致,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比,可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腹水可加重腹胀。
3、恶心呕吐。起病时有恶心呕吐,有时较频繁,呕吐剧烈者可吐出胆汁。吐后腹痛依旧。
4、发热。水肿型病人常有中等发热,少数可超过39℃,一般可持续3日—5日。出血坏死型发热较高,多数持续不退,特别在有胰腺或腹腔继发感染时,常呈现出驰张热。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多有轻重不等的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型坏死的病人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碱中毒,重症病人可因低钙血症而引起手足搐搦,血钾及镁均可降低。
6、休克。常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可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呈大理石样斑状青紫,四肢湿冷,脉搏快细,血压下降。休克的发生可能与频繁呕吐丧失体液,以致血容量减少,以及剧烈腹痛、胰酶损害组织等诸多因素有关。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体征轻微,绝大多数的病人可有上腹压痛和轻度腹壁紧张。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出现肠麻痹、明显腹胀、肠鸣音减低等。
7、多器官功能障碍:常见的是急性肺功能衰竭,可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还可发生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与坏死型
急性胰腺炎-常见影像表达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轻症急性胰腺炎极少有并发症发生,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则常出现多种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1)胰腺脓肿:指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脓,由胰腺组织坏死液化继发感染形成,常于起病2~3周后出现,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肿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2)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液体积聚未被吸收,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囊肿,多在起病3~4周后形成,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相应症状。2.全身并发症(1)脏器功能衰竭:可以发生一个至多个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严重者表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主要有:①循环衰竭,表现为休克。②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③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发展迅速的呼吸困难,发绀,常规氧疗法不能缓解。④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进行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⑤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粪隐血试验阳性。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⑦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甚至昏迷。(2)感染:病情中可继发腹腔,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感染扩散可引起败血症,后期因机体抵抗力极低,加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易发生真菌感染。(3)少数可演变为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各种分级标准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患者饮食宜忌
宜(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除流食外还包括米粥、素面生、素挂面、素馄饨、面包、饼干(少油)及少量碎软菜、水果等。 (3)待腹痛、呕吐基本消失,白细胞淀粉酶减至正常后可给以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流食,内容包括:米汤、稀藕粉、杏仁茶、果汁、果冻等糖类食物。对胰腺外分泌无刺激作用,故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热能补充。 (4)宜适当增加过箩粥、蒸蛋清,少量南豆腐汤食品。(5)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 忌1、绝对禁酒:一般痊愈需2--3个月,预防复发,仍须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2、忌食油腻性食物。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并能促进胆汁分泌,而胆汁又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油酥点心、油炸食品等均应禁止食用。 3、禁用肉汤、鱼汤、鸡汤、奶类、蛋黄等含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