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
1、方法
医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有:禁饮禁食、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用加贝酯对胰酶活性进行抑制,生长抑素对胰液分泌进行抑制,预防发生感染。如果病情需要,则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对胰腺、胰周坏死感染灶进行清除并加引流术。入院后,禁食24h,通过胃镜协助,经鼻插入螺旋形鼻肠管,固定在距离屈氏韧带大概30cm的位置,放置鼻肠管,慢慢适应再给予肠内营养,开始时,要均匀滴入,逐日加量,直到能量达到72~86kJ/(kg·d),氮量0.25g/(kg·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要坚持逐渐增加剂量、浓度的原则,且要根据患者病情随时对剂量、滴速进行调整,等到患者的腹痛消失、胰周炎性渗出被吸收、血尿淀粉酶降到正常,才能停止肠内营养支持,逐渐流质饮食。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也是先进行常规治疗,禁食72h后,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步骤均与观察组相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结果
观察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5例,占16.67%,对照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11例,占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球菌、大肠杆菌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24~48h开始肠内营养,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感染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原作者:吴小春
原作者单位: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