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多数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有10%~20%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organdistresssyndrome,MODS)或局部并发症,进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SAP早期的预测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常用于临床预测SAP的指标包括多因素预后评价系统,如APACHEⅡ、Ranson、Glasgow等评分系统以及某些实验室指标,但均存在时效局限以及敏感性、特异性较低、操作繁琐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准确、及时地判定AP严重程度及预测感染发生的指标是诊治AP的主要问题之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近年来在AP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并发感染的诊断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PCT概述
1.分子结构与生物来源:PCT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的糖蛋白,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其合成受降钙素基因-I调控。该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11p15.4),全长约8Kb,高度保守,且在不同种属动物间具有同源性,主要编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Ⅰ和降钙素Ⅰ、Ⅱ的前体物质,通过选择性剪接(编码1~4外显子)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租面内质网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该前体在激素原转换酶作用下进行特异性蛋白水解,生成信号序列(25个氨基酸)以及PCT裂解物,包括N端(57个氨基酸)、成熟的降钙素(32个氨基酸)和钙抑肽(21个氨基酸)。最终由两种不同的PCTmRNA翻译、合成两种蛋白质:PCTⅠ和PCTⅡ,二者的区别在于C端区的8个氨基酸。在人体正常代谢情况下,PCT主要由甲状腺的C细胞产生。有研究表明,肺脏与胃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可分泌PCT。在病理情况下PCT的具体细胞来源尚不清楚。脓毒症仓鼠全身多处组织PCT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显著上调,肝脏最高,其次为肺、肾、胰腺等。在脓毒症患者的全身多个器官也都发现了高表达的降钙素基因-Ⅰ及PCTmRNA。
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导PCT产生的最主要的刺激因子,在体外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直接注射LPS可导致PCT和其他降钙素前体的合成增加,并且在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都能检测到。Oberhoffer等用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后PCT表达明显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引起的PCT升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各种器官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与C反应蛋白(CRP)及其他急性期反应物不同,在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病毒能刺激巨噬细胞合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TNF-α)的合成,而TNF-α是PCT合成所必须的细胞因子。除了TNF-α外,外毒素及一些其他细胞因子如IL-1β、IL-6等也可以诱导PCT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时PCT的大量产生,并不引起血清降钙素水平或活性的增加。
2.生物学功能:(1)促炎作用:PCT可以增加人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和CD14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伤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的作用。它还能够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急变过程,反而增加未活化自体淋巴细胞的活性。有研究表明,重组人PCT可以引起人血促炎性因子升高,且与PCT呈剂量相关,其中升高最明显的是TNF-α,而TNF-α反过来又可诱导PCT的合成。这个实验也提示PCT可能参与了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失调。PCT也可以阻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受体,而该相关肽已被证实在脓毒症中起到抗炎作用。另外PCT还可扩大LPS及IFN-γ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作为一种次级炎症因子参与炎症瀑布反应。但也有学者认为,PCT可以直接中和内毒素,并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具有抗炎作用。(2)体内毒性:有学者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制作脓毒症休克大鼠模型,然后向大鼠的腹腔中注射一定剂量的PCT,其死亡率可达%,对照组仅为50%。而注射特异性PCT中和抗体的实验组存活率高达85%,对照组没有存活。这提示PCT在体内存在毒性作用,而免疫中和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3)能量代谢:在小鼠的侧脑室注入N-Prh后,小鼠出现进食减少和体重下降。同时小鼠的体温及自主活动明显增加。这可能与N-Pro干扰某些下丘脑-垂体能量平衡的激素信号的合成有关。
3.PCT检测方法:目前检测PCT的方法主要是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immunoluminometricassay,ILMA)。ILMA的检测灵敏度(FAS)为0.3ng/ml,通过半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需要1h。最近问世的全自动免疫检测技术可将检测时间缩短至20min,且FAS提升至0.06ng/ml,为P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还有胶体金免疫层析检验法(colloidal-goldimmunochromatographyassay,GICA),该法能快速简单地检测PCT,但由于是半定量,并且是用肉眼观察,有人为因素误差。
血中的PCT含量极低,约0.125ng/ml,成熟PCT含量约为0.163ng/ml,普通方法检测不到。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血浆中PCT质量浓度0.1~0.5ng/ml为正常,0.5~2.0ng/ml为轻度升高,2.0ng/ml以上为明显升高,10.0ng/ml以上为极度升高。健康人及慢性炎症、局部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患者血浆中PCT的质量浓度正常。PCT升高可见于甲状腺髓细胞癌以及其他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类癌等;某些良性肿瘤,一些非感染性炎症(如严重烧伤、重大手术、休克)以及非细菌性感染(如重症疟疾、寄生虫、真菌感染)。在重度细菌感染、脓毒症、MODS、SIRS等全身系统性感染时,PCT的质量浓度可极度增高,甚至可达0ng/ml。
二、P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
1.P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严重程度的评估:早在年就有学者发现入院时PCT浓度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和SAP间即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可预测是否会发生MODS(敏感性94%、特异性73%)。最近Woo等研究发现,入院时SAP患者的血清PCT浓度明显高于MAP患者,以PCT>1.77ng/ml为界诊断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9%、7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但也有学者认为PCT并不是早期评估AP严重性的可靠指标。Modrau等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刚人院时对AP病情的评估,APACHEⅡ比PCT具有更好的价值,AUC分别为0.78和0.61,入院后48h,CRP比PCT具有更好的价值。这种差别可能与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实验检测技术及方法、标本获取的时机、病情评估标准的不同有关。
2.PCT与AP合并感染:胰腺组织的坏死感染(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般发生在AP发病的第二周,发病率为10%~40%,可增加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目前在诊断IPN的方法中,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是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由于FNA存在出血、感染及重复性差等缺点使临床应用受限,简便的血液检测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方法。Makay等对CT检查发现胰腺坏死和(或)有脓毒症症状者半定量检测PCT,对PCT结果阳性者行FNA,发现PCT诊断I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83%,若PCT>2.0ng/ml可以明确诊断IPN。也有学者认为PCT诊断IPN的界值为1.8ng/ml。而Mofidi等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发现,PCT诊断I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为80%和,AUC为0.91。另外,Rich6等发现感染性坏死的AP组的平均PCT水平明显高于无菌性坏死组(P<0.),TNF-α及CRP在二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最近也有研究证实,FNA穿刺液中的PCT浓度也可帮助诊断IPN。
血清PCT不仅可以反映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而且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Rau等将25例AP患者分为IPN合并MODS或病死组、IPN未合并MODS组,结果发现在合并MODS组中PCT显著升高,而在未合并MODS的患者PCT仅轻度升高。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PCT预测IPN合并MODS的界值为3.5ng/ml,若能保持两天以上,则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88%。
3.PCT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20世纪70年代初,Ranson等在研究了名AP患者入院48h的情况后,提出了Ranson评分系统,被认为是AP严重程度估计指标的里程碑。但由于其评分是根据患者人院至48h的病情的变化,不能动态观察并评估严重度,并且对比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较差,故已逐渐被放弃。APACHEⅡ评分是Knaus等于年在APACHE的基础上改良后形成的,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对SAP病情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但是,Lankisch等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判断AP轻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6%和72%,其诊断坏死性胰腺炎的准确性并不可靠。Bulbuller等将65名AP患者按亚特兰大标准分为MAP(46例)和SAP(19例)组。入院当天测定血浆PCT并进行APACHEⅡ及Ranson评分,结果发现三者在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PCT≥0.5ng/ml对SAP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达到%和84%,而APACHEⅡ评分≥8及Ranson评分≥3对SAP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是89%、89%、和84%、63%,因而认为血浆PCT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比APACHEⅡ及Ranson评分更准确。最近也有研究表明,PCT>1.77ng/ml与APACHEⅡ评分≥7诊断SAP的准确性均为77.3%,低于Ranson评分≥3(准确性为93.2%),认为PCT可以取代APACHEⅡ在早期对SAP进行诊断。
4.PCT与CRP: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常用的全身炎性反应的早期指标之一,也是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评估的一项常用指标。但它的高峰时间一般在胰腺炎发病后48~72h,这限制了CRP的早期临床应用。Gurda-Duda等将40位AP患者分为SAP和MAP两组,分别检测入院时和入院后24h的血清PCT及CRP浓度。结果显示与MAP组相比,PCT在SAP组明显升高,而CRP在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PCT比CRP能更早反映病情,更准确地预测AP的发病。
5.PCT与炎症因子(inflammatorycytokines):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蛋白酶的异常激活、胰腺微循环障碍及感染均可刺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度激活,产生多种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等)。同PCT一样,许多炎症因子在早期诊断SAP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在血浆中维持时间短,因而无法动态监测。Dandona等对健康受试者注射LPS,血浆PCT在4h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8~24h维持在4mg/L,而TNF-α和IL-6在2~3h达到峰值,24h已测不出。有研究表明,PCT<2ng/ml且IL-6<pg/L是AP患者不发生感染性坏死的最有力证据,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和84%。Rau等研究发现,PCT和IL-8在感染坏死伴器官衰竭组均明显升高(P<0.和P<0.05),PCT≥1.8ng/ml和IL-8≥pg/ml时可区分何者将发生坏死性感染。如这个阈值持续两天,PCT和IL-8诊断胰腺坏死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率分别为94%、91%、92%和72%、75%、74%,因此认为IL-8对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不及PCT。
6.PCT与抗生素治疗及预后评估:PCT不仅可以作为AP发生感染坏死的标记物,还可以指导AP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有研究表明,在许多疾病中,用PCT指导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副作用及细菌的多重耐药,并减少患者病死率。Qu等将71位SAP患者分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组(对照组)与PCT指导应用组(研究组),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至少两周,而研究组则在出现感染的症状体征且PCT>0.5ng/ml时才使用抗生素,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抗生素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还有研究表明,PCT水平与AP的严重程度和患病时间相关,且血浆PCT的浓度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提示治疗有效,病情好转。
三、展望
综上所述,PCT在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MODS和IPN的发生、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一个简单易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的指标,联合临床常用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及其他细胞因子能更好地评估SAP。但是相对而言,PCT在AP中作用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作为炎症介质,其与AP的病因是否有直接关系,PCT抗体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手段为AP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梁垚等
来源:中国胰腺病杂志
中科白癜风医院内蒙古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