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SICU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0-12-1 18:03:13   点击数:
 

医院SICU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临床参访班顺利举办

“同一套PiCCO结果摆在我们面前,A医生说利尿、B医生说补液、而主任说继续观察”,当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不能被正确解读,无法转化为治疗手段,甚至被错误解读造成更多危害时,监测就仅仅只是监测,反而会增加患者死亡率。重症超声是重症医生的第三只眼,能可视化的指导重症患者诊治,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的可靠工具。然而,重症超声操作者依赖性比较大,不同医生描记的超声切面可能不同,同一切面的解读也可能不同,临床实践的重症超声思维更是因人而异,这些都限制了重症与超声的深度融合,导致临床医师对重症超声的疑惑和顾虑。无创的重症超声联合微创TPTD技术(PiCCO/VolumeView)能迅速、实时、动态、精确的为重症患者循环/呼吸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从而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然而,如何将两者有机动态的结合,指导重症循环/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诊治,绝不是1-2天理论培训就能达到目的。

在CCUSG指导下,医院SICU国内最早于年即开展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临床专修班教学,一直致力于普及推广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受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改课题、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联合GE临床超声、Edwards血流动力学EV监测平台(PiCCO技术),于10月28日-11月1日举办了为期5天的第二期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临床参访班。

图1参访班日程安排

本参访班本着“所学为所用,所学即可用”的宗旨,以具一定重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知识基础的临床医师为教学对象,以重症超声和EV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台的临床应用为重点,创新性的将“早期、优选、联合、序贯”4原则贯彻到肺动脉导管PAC、VolumeView(PiCCO)、Flotrac、LiDCO、重症超声(POCultrasound)等有创/微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的临床应用中。参访班大量使用我科自行研制的重症超声模拟人/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模拟人,以workshop形式带入模拟临床场景,全面而系统的讲授了这些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每3位学员配备1台超声机器GE-Venue/Vividiq)、病例分析、超声查房、临床观摩和知识竞赛,让学员真正熟练应用CCUSG-AdvancedCCUE流程,掌握重症超声目测法和精测法,能初步出具超声检查报告,精通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和参数的临床分析,通过更为贴近临床真实场景的模拟培训,不断推广重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学习气氛浓烈

12名参访班学员还安排参加了美国心脏协会AHA-BLS培训,考核通过后均获得了全球通用的AHA心肺复苏资质证书。另外,现场演示了我院实施的BlueCode/RRT制度+ACEI院内急救培训体系,引导学员进行休克患者团队复苏模拟演练,预演“没有围墙的ICU”,充分展示了ICU人的团队感和责任感。

在这5天的参访培训中,学员们从早8点参访+实践+培训到晚8点,辛苦异常,但也收获良多。参访班专门设置观摩了目前中日SICU常规的多学科联合查房项目,如院感/临床药师联合查房、重症康复联合查房、重症胰腺炎远程视频联合查房等,充分体现了ICU多学科协作的临床模式,与会者深受启发。

此外,31日上午还举办了每月1期的北大重症医学系专培教学联合病例讨论(医院、医院、医院)。针对1例不明原因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由医院CCM专培医师汇报病例、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文献汇报,由北大重症医学系系主任安友仲教授适时引导resident/fellow/attending逐级点评分享经验,最后进行系统总结。此种专培教学活动由安友仲教授发起并督导执行,充分体现了北大重症医学系对重症医学专科培训的重视和规划,提升了CCM专培医师的学习热情,也充分展示了CCM专培医师的风采。

最后,经过5天近50个小时的临床观摩和教学培训,此次参访班在分组知识竞赛中圆满结束。与会者笑容盈盈、收获满满,他们表示“这是一次接地气、贴临床、内容广博、形式新颖、有深度、有精度的难忘学习之旅。设置的众多workshop,尤其是超声模拟人教学和超声查房,完全不同于以往接受过的培训,印象非常深刻,收获也非常大。这次参访班实际上应该称为强化班,让自己对重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入,以后治疗病人更有信心、更有把握”。感谢与会者的肯定,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探讨更实用、更前沿的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教学培训方式,坚持参访班每季度举办一次,期待下期会更好!

附:第七届医院SICU爱德华血流动力学培训班即将举办,敬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