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区别]
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什么区别?主要是症状不同,具体为:
劳力性呼吸困难:指呼吸困难多在较重体力活动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
端坐呼吸困难:中、重度呼吸困难者常因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而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在夜间熟睡后1—2小时发生,病人突然因严重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消失,重者可伴有咳嗽、咳泡沫痰、气喘、发绀、肺部发现哮鸣音,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措施]
1.急性胰腺炎较常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其中以胆石症较为常见。
2.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是腹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多在暴饮暴食、高脂饮食及饮酒后突然发生。患者取弯腰抱膝或上身前倾体位可减轻疼痛。
3.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常表现为低血压或休克,腹水多呈血性。
4.胰腺炎早期较有价值的实验室诊断是淀粉酶测定。
5.急性胰腺炎患者解痉镇痛可用阿托品或盐酸消旋山茛菪碱,疼痛剧烈者可用哌替啶,但禁用吗啡,因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
[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护理]
高热或超高热,体温39℃~42℃,热程长,多为5~7天,有的可达到10天左右,稽留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主要采用冰袋、冰帽冷敷大血管走行处及头部;弛张热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4次/d,需要时随时检测,并及时准确的记录。
禁用酒精擦浴,慎用温水擦浴,以免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倾向。勿用大量过强的退热药,以免大汗诱发患者过早地进入休克期。物理降温时,注意保暖。此外还仍加强皮肤护理,重症患者四肢极度无力,往往不能自行翻身,高热降温后,出汗多,皮肤受潮,组织水肿等因素可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褥疮,应定期翻身。
[漏斗胃管洗胃操作原理]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其解释,以取得合作。
2、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床尾和病人臀部各垫高10cm.如有活动假牙应先取出,盛水桶放头部床下,置弯盘于病人口角处。
3、用润滑油润滑胃管前端,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用纱布捏着胃管前端5~6cm处测量长度后,自口腔缓缓插入(方法同鼻饲法)。
4、证实在胃内后,即可洗胃。将漏斗放置低于胃部的位置,挤压橡胶球,抽尽胃内容物,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
5、举漏斗高过头部约30~50cm,将洗胃液缓慢倒入~ml于漏斗内,每次灌洗量不超过ml,当漏斗内尚余少量溶液时,迅速将漏斗降至低于胃的位置,倒置于盛水桶内,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内灌洗液。若引流不畅时,可将胃管中段的皮球挤压吸引(先将皮球末端胃管反折,然后捏皮球,放开胃管)。胃液流完后,再举漏斗注入溶液,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6、洗胃完毕,反折胃管末端,用纱布包裹拔出。整理病床单元,病人取舒适卧位,清理用物。
漏斗胃管去洗胃的原理是什么?总结为:漏斗胃管洗胃法利用虹吸原理,将洗胃溶液灌入胃内后,再吸引出来的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饮食]
(1)加强监护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且心率、血压也不稳定,应尽早开始行心电和血压监测,必要时还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环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肌酶,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监护的意义是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但注意要保证病人安静和休息。一般心电、血压监测时间为3——5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者则可根据病情监测时间相应延长。
(2)活动和饮食
患者应在冠心病监护室里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治疗照顾AMI的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注意病人意识变化,宁静、设备完善的环境,亲切周到的解释,有助于减轻AMI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1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病人进食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第2周可在床上坐起,逐渐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近年来多主张早期活动,因为它可解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减少梗死后的并发症,有利于后期心功能的恢复。发达国家AMI病人多在1周后出院,我国的住院期略长,一般为2——4周,如病重或有并发症,应适当延长卧床及住院时间。
(3)吸氧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即使无合并症往往也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当合并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低氧血症会更严重。因此,在最初2——3天内,通常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5L/mi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