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院历史悠久,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医疗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哈医大一院普外科作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精益求精,攻克医学难题,创新手术模式,扩大了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二十余年来,哈医大一院普外专家孙备教授引领团队不断突破新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急性胰腺炎创伤递升式分阶段治疗理念,有效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整体治愈率,开创了胰腺诊疗新局面。在姜洪池教授、孙备主任的带领下,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十余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胰腺外科中心之一,病房床位89张,收治病种集中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良/恶性肿瘤、复杂胆道疾病及危重的腹部外伤。科室每年收治余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余例胰腺及胆道肿瘤病人,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余例。科室已成熟开展各种微创手术,其治疗理念及技术先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复杂肝胆胰病例的多次手术,既是体现全体医者智慧的凝聚,也是对人类解决复杂疾病的考验
目前,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应用,普外科疾病的诊疗前景越发光明。而基于患者病情的不同,难免会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尤其是复杂肝胆胰手术患者的治疗很可能需要经过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大大增加了诊治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外科医生应把握全局,从复习初次手术到影像学评估,再到多学科会诊与后期的综合诊疗,全体医者集智慧与技术于一身,共同为解决人类复杂疑难外科疾病贡献力量。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伴有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疾病,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20世纪80年代,多数病例死于疾病早期,直至近20年来,随着SAP综合治疗的发展,治愈率显著提高,但总体病死率仍高达20%-30%。70%-8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所引起的。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已将SAP的治愈率提高至94%,居国际领先水平。
胰腺外科微创手术中转开腹
临床经验分享
胰腺在人体内位置较深、显露困难,因此传统的胰腺外科诊治常需进行较大切口的开腹手术。自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短短20年间,腹腔镜外科手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时,腹腔内视野直观清晰,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深受欢迎。而因某些病例的特殊性,手术中不乏会有中转开腹的可能。对于中转开腹的必要性和时机把握以及中转开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孙备教授对此进行了个人临床经验分享。
提高复杂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MDT多学科诊疗将是必由之路
MDT多学科综合诊疗是指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研讨,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医院外科疾病病例呈现复杂化的特点,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弥补了单一学科模式的缺陷,使患者治疗方案合理化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过度诊断或治疗不足的情况。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新月异,微创手术治疗成为了MDT多学科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MDT的开展需要有专业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保驾护航,方可让微创手术的价值在多学科评估的背景下发挥到极致。
微医院下沉推广
长期以来,中国医者们在肝胆胰领域攻坚克难、不懈探索,屡次创造了新的医学突破,尤其是腹腔镜在腹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未来外科诊疗注入了核心动力。随着微创手术在外科疾病诊疗中的普及,医院的微创技术已日趋成熟。基于我国各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参差有别的国情,今后新医院的推广也将是一条任重道远的必由之路。医院的微创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一日促成,复杂技术的涌入既需要注重外科医生的技能培训扎实全面,也需要保证所用仪器设备的更新优化,多方平台的搭建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才能使微创技术更安全有效地在基层下沉推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风云人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