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尖叫的羔羊。
为办奥运隐瞒疫情?
伊朗,韩国,意大利等国的疫情相继爆发,医疗崩溃,社会机能瘫痪,死亡人数直线上升。唯独日本还在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
面对疫情各国采取严戒态势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对策要宽松得多。各种活动缩小规模,但仍在进行。
某小学毕业典礼,取消了家长和非毕业生年级的参观,学生们的间隔被拉开。
有人说日本为办奥运会故意隐瞒疫情。那么日本隐瞒疫情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多少呢?几乎为0。日本政府只有对地方的数据进行汇总的权力,各地的感染人数的发表权在各地方自治体。日本47位都道府县的知事(相当于中国的省长)中有7成被不同的党派拥护,剩下的3成不属于任何党派,更有冲绳县这种专跟安倍政府对着干的县,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会和安倍政府串通起来隐瞒数据。
出席战争遇难者追悼会的安倍首相,身后投以严厉目光的是冲绳县知事。
就算数据可以造假,但医疗现状不会说假话。日本医疗崩溃了吗?没有。医院并没有人满为患,也没有人有病无处医治。
立体防疫,死守医疗上限
虽然日本的疫情发展非常严峻,但从发现第一位患者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社会没有出现混乱,医疗没有出现崩溃。日本是如何控制疫情的呢?
在日本的朋友一定对这张图不陌生,从1月底开始,这张图就不断出现在电视上。这是日本政府的新型流感防疫对策概念图,新冠疫情出现后被拿出来反复强调,可以算是日本政府对抗传染病的基本方针。
灰色的直线是现有医疗能力的承受上限,黑色的直线是强化后的医疗能力承受上限。红色的曲线是不做任何对策的患者数量,蓝色的是对策后的患者数量。
日本的防疫思路很明确:强化医疗体制,减慢患者增加速度,把疫情控制在医疗能力范围内,把对国民生活和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当患者数量超过医疗上限的时候就会出现医疗崩溃,重症患者得不到救治,死亡人数会大幅度上升。意大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响应欧盟的财政削减政策,意大利在医疗上下刀,削减了大批医疗机构。意大利人热情的性格以及传统的亲吻礼让病毒迅速扩散,意大利政府加大检测力度适得其反,轻症患者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重症患者得不到治疗,加之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人数直线上升。日本似乎早已预见了这种情况,在疫情发生之初就不断呼吁把医疗资源留给重症和高龄患者。
在专家和政府洗脑式的宣传下,日本发生了一件让全世界都费解的事。软银总裁孙正义发推要提供万PCR检测试剂,遭到网民一致反对,孙正义不得不宣布放弃该计划。很多人笑话日本人掩耳盗铃。我却为日本民众能有这样的觉悟感到敬佩。并且反对的有理有据:简易PCR试剂检测精度本身就低(最近欧洲某国爆出该国使用中的简易PCR试剂错误率高达80%),医院容易爆发院内交叉感染,轻症挤兑医疗资源会步意大利后尘。。。
日本网友:不要好心办坏事。好人你当,压力却要医疗机构承担
医疗体制的强化与日本的医疗实力
各自治体疯狂增加传染病床位。专用的床位是治疗传染病的钢需。疫情初期,日本全国只有张传染病专用床位。各自医院和医疗企业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床位,2月底床位数量就达到张。如今没有最新的统计数据,床位依然在增加。以东京为例,疫情前只有张传染病床位。专家预测未来2周东京感染人数会达到人。东京都知事发表紧急对策----把专用床位增加到张。其中重症病床张,中等症病床张,轻症患者在家或安排酒店疗养。
3月23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召开紧急会议,发表增加张床位。
火速开发检测仪,检测最快只需5分钟。日本给钻石公主号的乘客检测的时候,检体需要拿回实验室,检测时间超过6小时。短短几周后,日本就宣布开发出了可检测新冠的便携式检测仪,检测精度与实验室大型仪器相同,检测时间只需5-15分钟,一台仪器可同时检测4个检体。3月中旬就可大量配给医疗机构。说是开发,确切地说是升级。受美国年炭疽菌事件影响,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就着手开发便携快速的PCR检测仪。又经年的SARS和年MERS的改良,才在新冠疫情中派上了大用场。
该仪器仅重5千克。
口罩生产能力提高6倍。日本口罩70%依靠中国进口。由于中国自己都不够用,日本也迅速出现了口罩荒,政府制定增产计划,3月底可实现月产6亿。与中国的最大产能持平。短短一个月如何实现6倍的产能增长?企业的配合必不可少。夏普拿出10条液晶屏幕的无菌生产线,改造后每日可生产口罩50万枚。
从ECMO弱小国到顶尖强国。人工肺是治疗重症患者的最后的杀手锏。一个国家ECMO的保有数量和治疗水平直接关系到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刚引进ECMO的时候,和欧洲的60%的治愈率相比,日本只有30%。日本不断向欧洲派遣留学人员,治愈率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增加ECMO保有数量。并研发出了世界最小型的ECMO机。那么日本有多少ECMO呢?中国目前有台。只有中国1/10人口的日本拥有台可供使用,另有台待机。
3台ECMO,中间的那个小不点是日本研发的。
治疗新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人工呼吸机,英国大概有0台,日本有台,另有台待机。
其他医疗资源数据。
日本每百万人的CT保有数量是美国的2.7倍。
医院的数量为所,诊所数量为10万家。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提到过日本的诊所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日本每千人的医生数量和中国差不多,但护士的数量是中国的4倍。
迅速储备治疗药物。富士胶卷旗下的制药公司研发的“法匹拉韦”被证实在新冠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日本政府立刻储备了万份,并投入临床治疗。
柯达和富士曾经是胶卷行业的两大巨头,柯达已经成为历史,富士利用先进的胶片技术成功打进制药与化妆品行业。
积极寻找新的治疗药。3月18日东京大学宣布发现特效药“萘莫司他”,该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已上市30年安全可靠,可立刻进行临床试验。新药与疫苗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萘莫司他”可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进入细胞。
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惯性防疫帮了大忙。新冠的两大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与流感的传播方式一样。日本每年都会预防流感,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都积极的参与预防,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的阻断两大传播途径,延缓了病毒的扩散。
每到流感季节,各种预防海报贴的到处都是
很多企业有自己常备的防疫预案。本次疫情,根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方针,在原有预案上进行修改补充就可以拿出一套完整的新冠疫情下的企业运营方针。关于日本人的卫生习惯,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日本低感染数字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主导权在自治体手中。知事的行政权力比首相大。首相只能发布行政要请(劝告)没有强制性,而知事可以发布行政命令。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给出方针,地方根据情况自行判断实施。3月初,日本疫情迎来关键时期,如不及时进行人为干涉,很可能出现爆炸式扩散。安倍向全国的学校发出停课两周的号召。并号召大型活动主办方中止或延期。社会各界纷纷抱怨但也积极响应。商场缩短营业时间,演唱会,体育赛事延期。两周后,患者数量并没有出现爆炸式增长。虽然安倍号召继续停课,但有很多没有出现感染的县市选择复课。疫情比较严重的北海道,不等政府发出号召就很早的自行实施了戒严与停课。有效的控制了当地疫情的发展。如今东京疫情严峻,大家纷纷猜测东京都知事准备发布戒严令。首都封锁这种事都不归首相管。
专家表示防疫措施不需要一刀切,根据各地疫情,制定自己的防疫计划。许多县市在听取专家的意见之后解禁了部分活动。
日本曾经讨论过是否要立法加强政府的行政强制力,专家表示自治体的行政能力已经很完善,不需要政府干涉。而且各自治体表示自己家的事自己最了解,外人不要来瞎指挥。最典型的例子是年熊本县地震。安倍看到电视上的灾民裹着毛毯聚在停车场瑟瑟发抖的样子说:“为什么大家都在外面挨冻?”听了首相这句话后,被派到灾区视察的内阁府副大臣要求熊本县把灾民安排到室内避难所。一向以温厚著称的熊本县知事当场发飙,怒斥道:“并不是避难所不够用。一晚上7次5级余震,你让我把灾民安排到室内?不了解情况就不要插嘴!”在之后的余震中,当地体育馆的天棚发生了塌方。
熊本县知事浦岛郁夫。这位温厚的老人曾怒斥安倍的特使。
专家的意见是行政指导的唯一依据。
政府每次发表防疫措施都是在专家会议之后。
这几位才是当下日本的大佬。
由于感染人数长期的低水平增长使国民防疫意识出现松懈。春分三连休期间,大量市民走出家门观赏樱花使东京的感染人数迅速上升。
专家指出如不及时干预,东京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感染。东京都知事立刻召开了发布会,向民众传达了东京疫情的严峻,呼吁26日,27日在家上班,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并表示如果感染人数得不到控制会考虑全城戒严。
最后的王牌。“紧急事态宣言”。日本首相并不是一个摆设。虽然处处受限,但最后的王牌捏在首相的手里。那就是“紧急事态宣言”当国家或国民处于重大危机之中时,首相可以发布此宣言,宣言发布后,政府有权调集一切资源来应对危机。
3月13日众议院一致通过特别措施法的修改案,将新冠疫情的应对加入“紧急事态宣言”的对象之中。该宣言的有效期最长可持续2年。
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发布紧急宣言。此宣言有绝对的强制力,可限制个人的活动,命令商铺歇业,不经土地所有人同意征用土地,命令物流运送物资,总之为了应对危机可以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正是因为药劲太猛,副作用太大。安倍反复表示会慎重慎重再慎重。
首相:平时啥都不让我管,最后关头甩这么大的锅给我背
我在日本疫情期间感受最大的就是日本人的那份从容。春节期间70万中国游客涌进日本,1月份来日本的武汉人员高达1万8千人。全世界乱成一团的时候,日本却平稳的运行了2个半月。政府尊重科学,民众相信政府,常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忧患意识下积累起来的医疗资源。新冠之前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疫情,日本都能做到最低的死亡率和最小的社会影响。这些都使日本人可以从容不迫。
被人嘲笑,被人诟病,日本始终默默地走自己的路。
孙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