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为现代结合医学注入新思路

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16-4-11 13:01:40   点击数:
 

屠呦呦获诺奖为现代结合医学注入新思路

国际性的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生前遗言创建,于1901年首次颁发。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取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的第一人,中国人百年来在诺贝尔科学奖方面的全民族期待成为现实。而屠呦呦建立在中国古代药学典籍基础上的研究成果获奖正是现代结合医学的范例,也是当代全球范围老龄化浪潮下,全人类寻求健康的福音。

医学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健康的科学,无论是全球各国的民族医学还是结合医学,随着时期的进步都在发展,朝着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各种医学的共性特点,当全球几百万人生活在疟疾阴影下,医学不分国家界限,民族界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有助于克服疾病肆虐都会取得全人类的认可。

屠呦呦取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主要研究成果,正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药典中汲取灵感,应用现代西方医学微观分析、构效关系研究和制药合成技术,发现并制备了双氢青蒿素,成功地克服了疟疾。

现代结合医学从提出到成为独立的医学科学的历史才5十年左右,与中医和西医相比就犹如刚出身不久的婴儿。但二者DNA的结合却很快诞生出了异常华彩的成果。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可略举一二。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p>

一如防病治病方面。例如中医应用活血化瘀方法医治心脑血管病,西医应用调剂血脂,稳定褪缩斑块医治心脑血管疾病,二者异曲同工,终究软化血管,实现了完善的结合。再如骨折的消息结合医治、部份急腹症的非手术医治的研究等,都已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2如应用现代技术研究和开发传统药物方面。例如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再到人工合成,中粮团体等采取现代发酵技术从红曲菌中提取他汀类药物,中医药以矿物质入药和现代西方从海底矿物质和海水中提取有益成份活化细胞的不谋而合。所制成的东方制剂被准入西方健康医药市场,西方制剂被准入中国健康医药市场。

二者的结合医学的发展是必定趋势。中医药学产生于大河内陆文化背景下,西医药学产生在爱琴海周围海洋文化背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景下,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各自体系已完全细密。中医从宏观动身,重视整体,重视个体化的辨证施治,强调内环境的平衡,重视人与自然的调和,强调人体精气神的状态,特别重视对器官功能的调理;西医从微观动身,以实验科学为基础,诊治疾病重视局部病变的定位、定性,由于重视微观分析,一般针对性较强。

现代结合医学未来的发展从屠呦呦的获奖可以得到极大的启示。现代结合医学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医学由冲突碰撞到融会发展的必定产物。回顾全部医学发展史,医学科学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和5种发展模式。这三个时期是:经验医学时期、实验医学时期和整体(系统)医学时期。5种模式为: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社会-生态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传统中医和西医基本上均是在上述5种模式的前四种中运转过来的,它们的成果与贡献也主要集中在那里,其中有些还成了它们今天的包袱。中西医结合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赶上了医学发展的新机遇。上述的第五种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1977年由美国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LEnger)提出的,是他在看到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只把人看成是社会行动以外的独立实体,而不能反应社会和心理因素在致病和医治中的作用以后才提出来的。

因此,专职健康管理机构上海颐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就曾提出1 3健康管理理论,即是以WHO提出的健康四大原则为基础(重视心理、运动、膳食平衡)理论,并结合活化细胞、净化血液、软化血管3方面实用手段,为健康管理启承革新,应用现代东西方医药成果实现3化目标,为人类健康管理开辟了新思路。

1999年年初,中国医科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曾以“未来医学”为题,论述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渐转向以保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医学工作的范围将从“出身到死亡”扩大为“生前到死后”;人的寿命有望过百,老年医学将成重头戏;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再仅是有病的人,而是全部人群。现代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可以预感,类似于1 3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将是现代结合医学发展史册上的一朵朵艳丽的鲜花。(陈浩宏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亚太生命能量科技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