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重症胰腺炎 发布时间:2022-9-18 0:39:27 点击数: 次
?感染1.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感染风险增加。以下因素可能促进感染发生:(1)免疫球蛋白IgG(immunoglobulin)的血清浓度降低[](2)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受损[](3)补体替代途径B因子和D因子水平下降[]。(4)免疫抑制治疗。2.肾病综合征患儿常见的感染:印度一项纳入60例肾病综合征儿童的观察性研究评估了感染的发生率及类型,这些儿童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观察到57次感染发作,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6次,泌尿道感染13次,腹膜炎9次,肺炎8次,重度急性胃肠炎6次,脓胸3次3.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原因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尤其是荚膜细菌感染。这可能部分归因于调理作用因素的丢失,可能特异性地增加对荚膜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另外,腹水和胸腔积液为细菌生长提供了天然的培养基,肺炎、脓胸和腹膜炎等是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感染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年这10年间,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共发生了24次腹膜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为最常见的感染因子,见于12例患者;其次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见于6例患者;4例患者细菌培养阴性。所有患者均存在腹膜刺激征,包括16例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儿。另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例最初被诊断为类固醇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结果发现7例患者在5年间发生了8例次腹膜炎[]。其中3例的致病微生物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us)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alpha-hemolyticStreptococcus)。4.肾病综合征患儿中常见的严重感染肾病综合征儿童中可见的其他严重感染有脓毒症、脑膜炎和蜂窝组织炎[]尽管泌尿道感染并不太严重,但较为常见[]5.肾病综合征儿童患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年之前,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死亡率为40%,主要原因为感染[]虽然开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后死亡率已明显下降[]感染仍然是肾病综合征患儿死亡的一个原因。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的一篇报道证实了这一点,例于-年间入组该研究并接受了5-15年跟踪调查的微小病变肾病(minimalchangedisease,MCD)患者中有10例死亡[]6例死亡由感染引起,其中5例死于脓毒症(2例的原发感染病灶为腹膜炎),1例死于腹膜炎合并胰腺炎。在2例死亡病例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另外2例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肾病综合征感染严重并发症之——肺炎链球菌肾病综合征儿童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且可能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因此,如果之前未进行免疫,则应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polysaccharidepneumococcalvaccine,PPSV23)。即使是正在接受大剂量类固醇的儿童,肺炎球菌疫苗也是有效的,不会引起复发风险增加[]7.肾病综合征感染严重并发症之一—水痘病毒感染,尤其是水痘,可能见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特别是那些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在此类患者中,水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显著死亡率[]血栓栓塞一些因素可增加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如血液浓缩、制动,尤其是全身性水肿患儿、感染、置有中心静脉导管、可能的基础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等。除了这些异常,肾病综合征还与血小板增多所致高凝状态及凝血异常有关;凝血异常包括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游离蛋白S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水平降低(归因于尿中丢失)、促凝血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Ⅷ)水平升高及血小板活化增加。1.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血栓栓塞的概率据报道,肾病综合征患儿中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3%[]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例-年间诊断的任何原因所致肾病综合征患儿,9%的患儿曾发生过一次血栓栓塞性事件(thromboembolicevent,TEE),由此得出TEE的总体发病率为20.4/患者每年[]发生TEE的中位时间约为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后71日。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的TEE,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多变量分析表明,12岁以上儿童发生TEE的风险更大,并会随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而升高。然而,TEE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因为很多TEE并无症状。一项纳入16例激素依赖型MCD患儿的病例系列研究阐明了这一点[]通气-灌注扫描评估显示,7例患者存在提示肺栓塞的缺陷,10例患者存在残余改变,仅9例患者结果正常。另一项应用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