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但是否淀粉酶升高就一定是胰腺炎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还要从淀粉酶的生物化学特征说起。
淀粉酶(AMY)是能将多种糖化合物,如淀粉、肝糖原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等产物的一组酶。人和动物只含α-AMY。人体中胰腺含AMY最多,唾液腺也分泌大量AMY入口腔,此外AMY还见于卵巢、肺、睾丸、横纹肌和脂肪组织中。人AMY同工酶根据脏器来源分为胰型同工酶(P-AMY)和唾液型同工酶(S-AMY)。P型淀粉同工酶有P1、P2、P3。S型则有S1、S2、S3。正常人P型淀粉同工酶占40%,S型占60%。P型中P1占总数(P的)80~90%。P2占10~20%,P3占0~4%。胰腺淀粉酶同工酶的分析,对于高淀粉酶血症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根据,据统计它可以纠正20~40%高淀粉血症的误差。此外,血清中有时可出现巨淀粉酶,该酶可能是由S-AMY与IgG或IgA等聚合而成,发生率约0~1%。在腮腺、骨骼肌、输卵管、子宫、胃和肺内并无P-AMY只含S-AMY,而胰腺和睾丸内无S-AMY,只含P-AMY。因此,上述组织损伤时血清中必然有不同的同工酶水平升高。如血清淀粉酶升高而又来源不明时,可测定同工酶或用免疫电泳法区分其来源。
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分泌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进入小肠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胰腺炎等疾病时,由于胰腺组织出现炎症等病变,胰淀粉酶会进入血液并从尿中排出,使患者血液淀粉酶升高并在尿液中检出淀粉酶,因而血、尿淀粉酶化验是帮助医生诊断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血清淀粉酶升高并非全是胰腺炎,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服用吗啡可显著升高。有一些疾病,临床表现酷似胰腺炎,血清淀粉酶也可升高,诸如消化性溃疡穿孔、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囊炎、异位妊娠,此时医生须仔细鉴别,并做一些相应的检查。胆囊炎胆石症可能是因为排石或胆管炎性痉挛时胰液排泄一过性障碍,淀粉酶一过性升高。溃疡穿孔(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肠内容物含有大量的胰液,进入腹腔后淀粉酶被腹膜吸收则血淀粉酶值升高。肠梗阻后肠腔扩张,肠腔内肠液淤积,淀粉酶通过受损的肠壁渗入腹腔而被吸收,肠梗阻时淀粉酶升高程度可较高。。因此,对淀粉酶的升高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判断,决不可因淀粉酶升高而诊断为胰腺炎。
另一类疾病虽也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临床表现与急性胰腺炎完全不同,较易区分,如腮腺炎、腮腺肿瘤、胰腺癌、卵巢肿瘤、输卵管炎、急慢性肾衰、腹部手术后、心脏手术后、糖尿病酮症及静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有时血中淀粉酶绝对量并不多,因肾脏有病,淀粉酶不能正常排出,导致某些肾脏病时血清淀粉酶升高。
巨淀粉酶血症,其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病人血中的淀粉酶与大分子物质形成的复合物,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将其贮存在血中。特点是血淀粉酶虽高,但尿淀粉酶正常或低。它可持续增高数月以至数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